(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何易)隨著汽笛鳴響,國內最大車位汽車船“玉衡先鋒”號滾裝輪的首條“上海港-波斯灣”班輪航線在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順利起航。3900輛奇瑞、江淮、吉利等國產品牌汽車在外港海關監管下,搭乘該滾裝輪遠銷波斯灣。在上海海關精細化通關服務保障下,上海口岸汽車出口呈現“量價齊升”。據統計,前10個月,上海口岸出口汽車112.2萬輛、1501.8億元,同比增長46.8%、71.6%。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出口41.7萬輛、862億元,同比增長92.5%、115.5%。
“隨著國產汽車海外市場走俏,在外港口岸上汽名爵、比亞迪等國產品牌的新能源車的出貨量開始占據主流。從出口地區看,國產汽車出口目的地正逐漸轉向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市場,折射出高質量發展新趨勢。”外港海關工作人員介紹,上海口岸電動載人汽車出口額前三位的國家或地區分別是歐盟、英國和澳大利亞。其中,在比利時、英國、斯洛文尼亞等國,中國國產品牌汽車受到青睞,今年以來出口貨值同比增長均超過一倍。
上汽大通海外市場發展迅猛,銷量年增長率達到近40%,已累計通過外港海通碼頭等口岸出口整車20余萬臺。上汽大通采購及物流中心執行總監趙愉杰表示:“上海海關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口岸整體通關效率非常具有競爭力,為國產汽車進軍國際市場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以來,位于臨港新片區的南港滾裝輪碼頭,正逐步承接上海口岸進出口整車業務。上海海關加大政策供給,推動將南港口岸納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徑予放行”政策覆蓋范圍,大幅壓縮出口車企通關時間和通關成本。憑借優越區位和政策優勢,南港口岸吸引大批新能源汽車自該碼頭出運,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開拓海外市場的新起點。10月,洋山海關監管自南港碼頭出口整車3.4萬輛,創月度出口量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