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何“砸血本”辦世界杯?
油氣資源終有耗盡之日,經濟轉型大勢所趨
在談起對卡塔爾的印象時,外界往往會用“富得流油”這樣的詞匯來形容它。的確,卡塔爾國土面積雖小,但其油氣資源豐富。據公開資料顯示,卡塔爾的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三,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盡管如此,卡塔爾的領導層卻早已意識到,不能“坐吃山空”。
對此,梅新育也表示認同,“卡塔爾的經濟現在必須轉型。礦產資源終有耗盡之日,如若現在不布局轉型,未來資源耗盡,國家就會窮困潦倒。”
此前,卡塔爾曾制定《2030國家愿景》,大力提倡經濟多元化,逐步減少對油氣產業的依賴。舉辦世界杯,有利于帶動卡塔爾航空、酒店、旅游等行業發展,減小卡塔爾經濟對油氣行業的依賴。卡塔爾工商業協會曾發布報告稱,世界杯期間有120萬至150萬名游客到訪卡塔爾,極大帶動卡塔爾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世界杯的品牌效應也將給卡塔爾帶來長期的商業價值,推動旅游等行業持續發展。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產業分會秘書長、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海教授在接受《廣州日報》采訪時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說:“舉辦世界杯對卡塔爾打造國際貿易港、國際旅游目的地等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人流、物流、資本流、數據流全面拉動,孕育新的經濟形態,將突破他們過往單一依賴能源出口的瓶頸。”
轉型之路挑戰重重:
向迪拜學習,但面臨著種種制約
據報道,卡塔爾近年來一直在向迪拜“學習”,后者如今已發展成中東公認的頭號商貿中心。據悉,迪拜在經濟轉型方面十分成功,早已擺脫了靠石油發橫財的“土豪”形象,搖身一變,成為旅游業、制造業和金融業齊頭并進的發達經濟體。
對此,梅新育指出,卡塔爾希望利用自身“五海三洲之地”要沖的區位優勢,把國家打造成商貿、交通物流和相關旅游業的中心,同時利用本屆世界杯打響卡塔爾的品牌,向迪拜靠攏的同時高調地展示出自身獨特的比較優勢。但他認為,卡塔爾和迪拜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商貿和交通物流方面,“聲譽上還有明顯的差異,因此人氣不如迪拜,但硬件設施已基本齊全。”
雖然花重金為求轉型,但卡塔爾的轉型之路并不順暢,還將面臨著種種制約。“油氣產業發展讓卡塔爾染上了‘荷蘭病’,指的就是中小國家經濟的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衰落的現象。”梅新育說,而且由于迪拜在經濟轉型方面有先發優勢,卡塔爾也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
“最貴”世界杯帶來的變化:
提升國家軟實力,加大在中東的話語權
舉辦世界杯,能極大提升卡塔爾的國家軟實力,提高全球對卡塔爾的關注度。梅新育稱,近年來,卡塔爾致力于營造軟實力,早已成功打造出半島電視臺等有影響力的平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通過舉辦本屆世界杯,卡爾塔更是能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國際形象。據報道,世界范圍內,通過各種方式觀看世界杯比賽的球迷將達到30億至40億,對卡塔爾產生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據《廣州日報》報道,卡塔爾選擇舉辦世界杯這一重磅足球賽事,和足球“世界第一運動”的地位密不可分。據悉,歐美是足球最大的市場,舉辦足球賽事能加強國際交流、增進互信、實現資源流通,能最大化地提升卡塔爾的軟實力。
梅新育指出,雖然此前得益于半島電視臺的軟實力和國家財力的硬實力,卡塔爾在中東的話語權向來可觀,但此次世界杯后,其話語權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理由是“本次世界杯已然成了卡塔爾改善與沙特等國關系的契機”。有分析人士稱,卡塔爾預計將在未來十年成為中東的核心地區,進而成為全世界的體育、文化、旅游、購物中心,而本次世界杯正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同時,中卡關系預計也將更上一層樓。據報道,本屆世界杯出現了多種“中國元素”,多家中國企業成為本次賽事主要贊助商,宇通客車等中國企業更是為世界杯的順利舉行助力。梅新育強調,近年來,他親身感受到中卡兩國合作日益密切,希望中卡合作關系不斷加強。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記者 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