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幾年之內,元宇宙概念已經從一個新興詞匯成了公眾耳熟能詳的話題,其中蘊含了人類對未來的無限想象。但這樣的未來,何時才能成為現實?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10日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上闡述了自己的看法。該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承辦,中國新聞網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在論壇上作視頻發言。“元宇宙本身是對時空、體驗、價值的連接,它把真實世界每一個時空的點智能化,我們可以稱之為智能時空。”
近年來,隨著元宇宙概念的走紅,VR、AR、XR等設備快速發展。沈陽直言,其中諸多技術需要應用虹膜識別、體態識別、手勢識別、近眼交互、眼球關注點追蹤,等等。
“這些技術的混合使用,實際上使得元宇宙裝備的復雜度比手機高一個量級。所以我們對于元宇宙設備的發展需要更大耐心。”
在沈陽看來,中國的元宇宙應是無限向實,無盡向虛,虛實相融,虛實共生。
因此,他同時指出,元宇宙治理體系很重要。“我們需要防范元宇宙可能帶來的過度沉迷問題,并關注技術方面的突破。”
此外,沈陽認為,未來人類將形成由表及里的,以人為中心的人因工程的智能進化。“到那時,太空中有星鏈、互聯網,天空當中有無人機,地面上有無人駕駛汽車,家里面有人形機器人和元宇宙裝備。”
他指出,在這一過程中,元宇宙將從準元宇宙階段逐步進化為三維化的雛形元宇宙。未來還會經歷標準元宇宙、完備元宇宙等階段。“如果未來能夠實現腦機接口,就可達到高超元宇宙階段;如果能夠做到核聚變、AI覺醒、量子計算、長生慢老等,我們就到了極致的元宇宙階段。而這一切都要依賴算力、算法和算據的發展。”(中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