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15日,成昆鐵路擴能工程(下稱:成昆鐵路復線)6座新建客站全部竣工并正式亮相,為成昆鐵路復線年內如期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建的成昆鐵路復線峨邊南站。 成貴鐵路公司供圖新建的成昆鐵路復線喜德西站 成貴鐵路公司供圖成昆鐵路復線采取分段建設、分段開通,其中峨眉至冕寧段為最后開通段,該段起自峨眉站,經燕崗、樂山市沙灣、峨邊、金口河,進入涼山州甘洛、越西、喜德和冕寧共有12座車站。其中6座車站(沙灣南、峨邊南、金口河南、甘洛南、越西、喜德西)為新建客站、2座車站(冕寧和燕崗站)為改擴建站、4座車站(范店子、特克、漫灘、安洛)為越行站。
新建的成昆鐵路復線沙灣南站。 成貴鐵路公司供圖新建的成昆鐵路復線甘洛南站。 成貴鐵路公司供圖中鐵八局峨冕站房項目負責人夏露稱,車站建設中遇到山區地形復雜、氣候多變、交通運輸不便、點多線長、作業面狹窄等難題,團隊結合工程特點,預先分析建設過程中的不利因素,采取相應措施保障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把科技創新能力運用到工程建設。期間,在新建客站中采用深基坑施工監測、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鋼結構深化設計和BIM現場施工管理信息化應用等新技術,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在甘洛南站、越西南站及喜德西站屋面鋼網架安裝前,項目團隊應用鋼結構專業深化設計平臺,建立3D模型,真實模擬現場拼裝。安裝過程中,采用“小單元整體吊裝+高空散裝”施工方法,加強監控量測,為現場施工提供了有利保障。
新建的成昆鐵路復線金口河南站站臺。 成貴鐵路公司供圖同時,項目團隊還在深入挖掘沿線各地文化積淀基礎上,進行了多種方案比選,將沿線各地人文景觀和民族特色有機串聯起來,將地方特色文化通過建設風格體現出建筑語言文化,賦予車站濃厚的人文氣息,讓車站建設與當地歷史底蘊、自然風貌、地域文化融入一體,形契合本土特色的現代化車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