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題:專訪尹建偉:IT賦能服務型制造發展,推動制造范式再升級
中新財經記者 夏賓
“服務型制造我們認為是IT時代的新制造,服務型制造不是點上的技術升級,而是一場系統性的制造范式的變革?!闭憬髮W軟件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尹建偉近日在接受中新財經專訪時說。
何為服務型制造?“人們所需要的不是硬件產品,而是硬件產品所承載的各種服務。比如,人們買鉆頭是為了打洞,而并不是因為需要鉆頭本身?!币▊フJ為,服務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務和面向服務的制造協同發展的一種新興產業形態,也是未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特別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的當下,服務型制造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這也為服務型制造的快速深入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
事實上,服務型制造已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服定制等消費服務場景、環衛一體化服務等公共服務場景及遠程運維等工業服務場景。服務型制造成熟度較高的企業的服務業務可以作為企業核心部分,助力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發展,拓寬盈利空間,平抑收益波動,減少業務風險。
IT如何賦能服務型制造?在尹建偉看來,服務型制造是一個大的生態體系,信息技術就是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黏合劑、壓艙石和發動機。他認為,信息技術的賦能作用集中在一個“懂”字,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懂”企業、“懂”用戶,“懂”生態,“懂”產品。尹建偉具體舉例,比如通過數字孿生技術,企業可以準確清晰把握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合理配置資源,提高制造系統的柔性,實現個性化定制生產;通過流程自動化(RPA)、知識圖譜等技術,我們可以更好地觸達和感知用戶,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企業進行服務型制造轉型,需要以IT技術做關鍵支撐。但在以往對企業的調研走訪中,尹建偉發現很多制造企業尤其中小企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昂的軟件開發運營費用、企業內部稀缺的專業對口人才等都將成為“攔路虎”?!安簧倨髽I感到投入比較大,資源比較少,風險比較高?!?/p>
尹建偉表示,需要有一套服務平臺,幫助用戶屏蔽復雜的技術,降低使用門檻,就像人們可以通過成熟的Word軟件享受便捷的打字服務。因而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聯合服務型制造研究院,推出了“坤為產品服務操作系統”。該系統旨在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等共性支撐技術幫助制造企業從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為企業提供低門檻、低投入、高效率的自主可控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據悉,作為全球首套產品服務操作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在城市軌道交通、中醫、電氣傳感設備等行業領域有所應用,將有效助力工業企業更好向服務型制造轉型。
在談及未來服務型制造發展該如何發力時,尹建偉建議,首先,要基于大量成功實踐案例形成服務型制造方法論,從服務設計、產品設計、組織架構、IT支撐等多個方面為企業實踐提供指導。其次,要做好技術保障,理清服務型制造的技術體系,對最核心、最共性、最關鍵的技術攻關,建立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提供相關技術保障。同時,還要做好人才培養計劃,可考慮設立專門的學科方向?!?021年,教育部做了未來國家2035學科規劃,我們把服務學科專門提出來,建議成為與制造學科和管理學科并行的、同級的學科?!?/p>
尹建偉還提到,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一直在積極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該聯盟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牽頭發起,聯合有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及行業協會等單位共同成立的全國性、綜合性、領先性、非營利性組織。目前,聯盟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推動政策落實、深化地方合作、服務行業需求、做好智庫研究等,取得了顯著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