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一年各地快馬加鞭布局重大項目,折射出中國擴大有效投資正持續發力。
投資是短期內穩增長的主要抓手。去年以來,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明顯下滑的情況下,中國官方持續加大穩投資力度,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有力支撐了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
據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介紹,該部門積極推動投資政策落地實施。全力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設備更新改造等工作。截至2022年11月底,兩批共7399億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全年64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完畢,項目開工率達近5年最高水平。
在此背景下,2022年前11月,中國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大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9%,比全部投資高6.6個百分點。同期,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21.5%,為投資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望2023年,推進重大項目、擴大有效投資,仍是中國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重要抓手。而從官方近期釋放的信息看,有關方面將繼續為此加強資金等要素保障。
從資金面看,專項債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2022年截至11月末,中國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萬億元,支持近3萬個重點項目建設。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表示,2023年將適量擴大專項債券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持續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對于投資方向,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透露,中國將加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投資力度。聚焦“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著力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領域建設,強化對保障民生需求重大事項支持力度。
這從近期各地重大項目布局中也可看出端倪。例如,上海集中開工的一批項目涵蓋智能裝備、新材料、生命健康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安徽開工的項目涉及制造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多個行業領域,其中制造業項目投資額占總投資額70.8%。這些項目主要圍繞強基礎、補短板、增動能展開,既有利于當前穩增長,亦著眼于未來惠長遠。
“把投資作為連接短期穩增長和長期轉模式的連接點,做好了就可以一舉兩得?!北本┐髮W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2023年擴大有效投資仍是中國經濟政策重心,尤其在高端制造業、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擴大優質投資,將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既能達成短期穩增長,也有助于經濟長期轉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