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為巨野縣田橋鎮的健碩音樂草莓采摘園。 歐一少 攝“馬上年關了,縣城一家超市知道這邊有這個品種的黃瓜,他們每天都來拉200斤。”呂先法說,健康有機、綠色無公害的黃瓜一經上市,立馬就成了商超里面的“香餑餑”。
有機黃瓜的供不應求,讓第一年嘗試種植的呂先法掙到了第一桶金,作為從貨車司機“轉行”過來的新農人,呂先法身份的轉變,來源于當地“合作社+致富能人”的發展模式。
據巨野縣百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言信介紹,近兩年,為實現鄉村產業的健康發展,馬莊村依托現有的資源,成立了村級合作社,將閑置的70余個果蔬大棚進行重新整修,并低價出租給返鄉創業人員,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45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
與有機黃瓜不同,在巨野縣田橋鎮的健碩音樂草莓采摘園里,歡快的音樂旋律游蕩在棚內,一顆顆粒大飽滿的草莓在綠葉間若隱若現,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
“這里的草莓不光口感好,而且很新鮮,還能聽音樂,邊聽音樂,邊采草莓,體驗感真是太棒了!”采摘游客李勇軍說。
張磊是這個采摘園的負責人,憑借著在大城市音樂餐廳的工作經歷,幾年前,為了響應青年返鄉創業的號召,他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搞起了音樂草莓的種植。據了解,在大棚里面放音樂,不但能震動草莓的葉片,增強草莓的呼吸功能,使草莓口感更良好,也能給采摘的客戶帶來一種心靈上的愉悅。
如今,音樂草莓的名氣越來越大,張磊種植草莓的干勁也越來越足,種植也更得心應手。“春節前后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每天除了吃飯,其余時間幾乎都在棚里。”張磊稱,進入臘月后,草莓的價格一路攀升,采摘的價格更是到了五六十元一斤,他這一個棚平均一年下來就能收入20多萬元。
圖為巨野縣果蔬大棚。 歐一少 攝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巨野縣開始著力推進果蔬特色產業發展,特色種植呈現出了多元化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截至目前,巨野縣已經形成了果蔬種植、花卉培育、觀光采摘、冷鏈倉儲、特色養殖等一大批鄉村特色產業。”巨野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張天棟表示,依托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巨野縣開創了黨建產業同時抓、生態經濟重點抓、人才文化全力抓的良好局面,充分激活了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的“一池春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