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內蒙古大興安嶺如何推動林區綠色高質量發展?內蒙古政協委員、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佰山認為,“賣空氣”和“食森林”都是不錯的選擇。
資料圖。圖為游客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藍莓采摘園采摘藍莓。 欒維敬 攝林區“賣空氣”,探索實現“東林西鐵碳中和”
陳佰山在內蒙古自治區兩會上介紹,當前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蓄積9.4億立方米,森林碳儲總量穩定在17.2億噸以上,生態系統每年固定二氧化碳達8500萬噸以上,森林蓄積年增量2000萬立方米左右?!氨J毓浪?,林木年固定二氧化碳達3600萬噸以上,約占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增匯量的1/3?!?/p>
“完備的生態系統、豐富的森林資源為內蒙古大興安嶺落實‘雙碳’戰略和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巨大潛力?!标惏凵饺缡钦f。
2014年,內蒙古大興安嶺陸續在綽爾、烏爾旗汗、根河等6家森工公司開展碳匯林項目試點建設;2017年,綽爾森工公司促成全國國有林區的首筆碳匯交易,交易金額為120萬元。
資料圖。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阿里河森工公司齊奇嶺林場的食用菌基地?!埇| 攝2020年,內蒙古森工集團注冊成立碳匯科技有限公司,對林區碳匯資源進行整體規劃開發,掛牌單價從最初的11.5元/噸,上漲至45元/噸,累計實現碳匯產品銷售3516萬元。
陳佰山說,按照現行的林業碳匯方法學標準測算,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符合碳匯項目開發條件的森林面積有260萬公頃,以2010年至2060年為計入期,51年理論總固碳量可達3.5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年均可實現碳排放抵消700萬噸。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让晒派ぜ瘓F供圖“若以40元/噸的價格估算,僅此一項碳匯產值可達2.8億元/年。”陳佰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當前,我們正在與市場對接,開展104萬噸庫存碳匯產品的銷售和500萬噸碳匯產品的簽發工作。”談及內蒙古大興安嶺的碳匯經濟,陳佰山稱,林區先期安排了1000萬噸人工造林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的開發儲備,并積極探索建立“場對廠”(暨碳減排林場和碳排放工廠)的碳中和抵消機制,推動“東林西鐵碳中和”。
樹立“大食物觀”,興森林食品產業鏈
內蒙古大興安嶺擁有獨特豐富的森林資源。陳佰山認為,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全力推動森林食品產業發展,是林區綠色經濟發展的另一張“王牌”。
陳佰山介紹,林區生態環境優良,森林食品種類多、品質好,發展森林食品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調查統計顯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野生經濟真菌和植物近1200種,林下產出的糧、果、菜、藥、水等長期以來就是企業轉型發展、職工增收致富的重要物質基礎。
資料圖。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克一河森工公司索圖罕林場的碳匯林?!埇| 攝目前,森工企業自有耕地資源24.8萬畝,每年生產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約1.8億斤,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約960萬斤;森林果品中,藍莓野生資源儲量每年達37.3萬噸;野生柳蒿芽、老山芹、蕨菜、四葉菜、黃花菜等森林蔬菜,理論資源蘊藏量達每年10萬噸以上。
2022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將森工集團確定為自治區森林食品產業鏈鏈長單位后,森工集團便成立工作專班,開展專題調研,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推動森林食品產業見行見效。
陳佰山表示,林區森林食品產業發展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條件,目前,已人工種植漿果經濟林10.88萬畝,阿爾山種植大果沙棘6.37萬畝,預計2023年可實現產量5萬噸;森林藥材種植品種主要有金蓮花、赤芍、返魂草、蒲公英、白鮮等,全林區種植規模1.92萬畝;森林飲品目前開發有樺樹汁飲品加工項目,試運行階段月加工能力可達1000噸;食用菌種植是林區傳統產業,2022年林區種植黑木耳55.91萬袋,滑子菇等300萬盤。
陳佰山建議,林區森林食品產業發展目前還存在基礎薄弱,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還需在政策方案、發展基金、冷鏈物流、倉儲設施等方面進行完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