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國食品安全法、廣告法等法律對保健食品的廣告營銷有明確嚴格的規制,而部分網絡主播無視法律的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必須依法整治。監管部門要強化監督檢查,加大對違法違規者的懲處力度,及時發布典型案例和警示信息,督促網絡主播、相關商家增強自律意識,規范營銷行為。
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法院劉一菡
完善專業科普
注水式保健品營銷主要利用了消費者信息不對稱、存在認知誤區、求醫心切等特點。主管部門應及時向消費者發布警示信息,同時完善官方專業科普,幫助消費者樹立科學養生、從正規渠道購買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生病應及時就醫的正確認知。
浙江省常山縣人民法院 聶菁
做到理性消費
消費者要理性認識保健品,身體出現癥狀時,要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診斷,如有需要,根據醫師推薦選用保健品,避免聽信廣告營銷擅自購買。此外,樹立正確的養生保健觀念,通過調整心態、加強鍛煉等方式強身健體,減少對保健品的依賴。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檢察院 包婧
強化平臺管理
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嚴格管理,嚴格審核主播及直播間或相關經營者的食品、保健品經營資質,通過后臺大數據監控及人工篩查的方式加強主播營銷行為的監管,如有虛假宣傳或夸大宣傳應及時采取停播下架等措施,并及時報告監管部門。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人民檢察院 張靜嫻
加大打擊力度
保健品營銷本就是監管難點,通過網絡營銷產生了放大效應,使監管難度又上了一層。因此市場監管部門在做好查證、處罰、曝光等工作的同時,要指導網絡平臺做好主播管理培訓,司法機關則要加大打擊力度,堅決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檢察院 張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