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如何引導企業健康發展?如何銜接國內與國際?在江西省兩會召開期間,江西省人大代表,南昌市青山湖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楊育星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應引導企業從“制造”到“智造”。
據了解,現代針紡產業是青山湖區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擁有2000多家企業、6萬余名從業者、20億件成衣產量和500億元年產值的全省最大、全國第四的針紡產業集群。
在楊育星看來,應引導企業由“工業制造”向“工業智造”轉變。青山湖區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引入智能化生產設備,對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給予10%補助,并支持和引導龍頭企業、重點企業建設智慧工廠,對企業建設“5G+智慧工廠”給予5G投入50%補助。目前,青山湖區推廣應用智能設備達萬余套,智能化裝備應用率達到65%,并建設了3家“5G+智慧工廠”。
“在全國乃至國際針織服裝采購圈內有這么一句話,叫做‘三件出口文化衫、一件來自青山湖’。”楊育星注意到,青山湖區現代針紡產業存在過度依賴外貿的情況。
楊育星建議,應進一步加快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青山湖針紡”區域品牌為載體,充分挖掘、釋放青山湖區成衣制造優勢,補齊銷售和設計短板,形成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產業鏈。
圖為青山湖區內企業的5G智慧工廠生產車間。 青山湖區宣傳部 供圖同時,鼓勵企業通過自建品牌,或者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合作共建的模式,提升品牌價值和產品附加值。目前該區擁有“貝谷貝谷”“大嘴猴”“晶心培”“拓路者”“衣佰惠”等一批國內外知名服裝品牌。
楊育星認為,還應抓流量賦能。充分發揮江西流量經濟產業基地、江西跨境電商產業基地等平臺作用,拓展線上銷售業務,加速打開國內市場,提高內銷份額。近年來,青山湖區搶抓流量經濟產業風口,通過與抖音、拼多多合作,舉辦了青山湖區抖音“織播節”等一系列活動,幫助針紡企業打開銷路。目前,全區針紡企業外貿銷售占比由原來的95%以上,逐步縮減到80%左右。
此外,青山湖區設立2.1億元的現代針紡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加快數字賦能增效,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智能制造發展、加強平臺體系建設、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