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這一趨勢從近日某OTA平臺的數據已得到印證:近一周國際機票預訂量較去年同比增長超3倍。同時,春節期間的出境游預訂量大幅反彈,創近3年峰值。亞洲目的地預訂量占比超五成,其中泰國目的地預訂量激增近20倍。
出境游熱度持續走高后,不免有人擔憂:“出境旅游逐漸升溫‘回暖’后,鄉村旅游市場會受到影響嗎?”
在當前正舉行的浙江省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也關注了這一話題。
在浙江省政協委員陳靈霞看來,出境游放開后,對于鄉村旅游發展的影響是利好的,可以拓寬民眾對鄉村旅游的理解,反觀審視國內鄉村發展現狀和旅游態勢,有借鑒意義。
而浙江省政協委員、臺州圖書館館長毛旭則認為,鄉村旅游和出境游之間,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關系,不是一個舍魚而取熊掌的關系,兩者是可以兼得的。
在他看來,國外游,對于個人而言,哪怕頻率再高也是有限的,通常需要一個準備再到成行的過程;而鄉村旅游卻沒有這些限制,可以是說走就走,而且可以反復前往。由于有上述的特點存在,所以沒有必要拿兩者之間的長短進行比較。
至于出境游放開后,鄉村旅游發展該如何更好地謀新篇章,毛旭覺得,鄉村旅游發展首先要避免鄉村旅游“千村一面”的狀態,要立足于本土的特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才能吸引人流反復到來。其次要有能留住客人的內容和項目,不能讓客人到了,看一眼,拍個照就走,要讓他們留下來吃飯,甚至愿意留下來住宿。
“比如臺州溫嶺石塘的濱海綠道,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反復去走一走的地方。我常在周末甚至是工作日的晚上驅車過去,放松心情,以便使自己能有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如果是遠途而來的客人,周邊還有很多山海民宿,可以留宿。”毛旭說。
陳靈霞則剖析了國外旅游與鄉村旅游的區別。她覺得,與國外游相比,國內鄉村旅游仍存在不足之處,如過度商業化和大量自然資源被景區化圈地行為,壓縮了人們的休閑度假空間;鄉村建設千村一面、同質化嚴重也縮小了鄉村旅游的多元選擇性。
該如何改進呢?
“越是本土的,也越有世界性。往往身邊熟視無睹的事物,恰恰是外人的驚喜。”因此,她建議,鄉村旅游要突顯地域特色,傳統文化的當代性尤為重要,不僅有未曾見過的風景,更重要的是能遇到有趣的靈魂。
她表示,文化自信的底層呈現是農民自信,鄉土鄉化、中草藥文化、鄰里文化、孝道文化、民俗文化等均能彰顯鄉村旅游的生命力。國內鄉村旅游應從頂層設計開始,更多站在人文關懷的角度來開發鄉村旅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