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則“在火車上打麻將”的視頻近日引發關注。相關視頻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熱議,也由此引申出一些疑問。比如,在列車上設置麻將桌是否符合安全規范?時值春運,這樣的主題定制列車是否會擠占運力等等。
火車在固定鐵軌上行駛,設計線路時都會計算合理曲率來保障安全行駛,列車行駛整體平穩是不爭的事實。火車車廂的實際使用面積大,撤除傳統桌椅擺放固定麻將桌,并不會造成潛在危險。
對旅游列車擠占春運運力的擔憂,其實也并不成立。每個地方鐵路局都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車底,以備不時之需,比如通常會在春運、暑運等運輸高峰用以加開臨時旅客列車。旅游列車的改造也并非一時之功,往往需要耗費大量工時。開行旅游列車前,會在考慮運行需求后,選擇固定車底、專車專用。
新聞中的主題定制列車,是一趟普速列車。有普速列車搭乘經歷的旅客都知道,這種列車在行駛路途中容易臨時停車,給其他火車讓行。通常,購買直達特快旅客列車(Z字頭列車)或特快旅客列車(T字頭列車)出行,路上停車待避次數少,經停站也少,因為他們在路網運行中優先等級較高、速度較快,慢速列車需要讓路以保證高等級列車的準點率。
旅游列車在全路網的列車優先等級排序中位列最后,比春運中加開的臨時旅客列車(L字頭列車)等級還要低。這意味著,旅游列車在路網運行中,如遇線路沖突并不具備任何優先權,基本都是需要進入側線待避其他高等級旅客列車,因而也無需擔心旅游列車開行擠占線路資源。
由于時值春運,因而主題旅游列車的開行容易引來更大的關注。事實上,不少鐵路局都在嘗試開通旅游列車,通過提供差異化服務來打開市場。當前中國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定制旅游列車,莫過于從烏魯木齊到吐魯番環線的“新東方快車號”以及從呼倫貝爾到哈爾濱的“呼倫貝爾號”。
長久以來,人們對鐵路服務不滿意之處甚多。但也得注意到,近些年來中國鐵路也在努力進行市場化改革,向著服務旅客的方向努力。主題旅游列車、高端旅游列車,乃至允許私家車付費上站臺接旅客,都是中國鐵路努力適應市場、滿足不同旅客需要的改變。這些變化值得鼓勵和肯定。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