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距離兔年春節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在江蘇鹽城阜寧縣羅橋鎮青溝村,一輛輛貨車排在阜可糕點廠門口,等待這里生產的阜寧大糕裝車發貨。
“不好意思,太忙了,春節前訂單太多,貨車都在等著裝貨。”阜可糕點廠負責人李文艷坐在辦公桌前,一邊打招呼,一邊填寫著一疊發貨單。
阜寧大糕又名“玉帶糕”,是江蘇地區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食品。因為“糕”和“高”同音,人們將大糕視為寓含著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阜寧大糕也就成為十里八鄉過春節時不可或缺的年貨。青溝村位于鹽城、揚州和淮安三市交界處,是阜寧大糕的發源地,被稱為“大糕村”。春節臨近,大糕需求量猛增,村里的多家糕點廠全都忙轉起來,村民們都在這些糕點廠里突擊趕制大糕。
工人在制作大糕。 谷華 攝阜可糕點廠是青溝村生產阜寧大糕的重點廠子,幾十名工人在車間內按照流程加工、生產、包裝大糕,一忙碌景象。李文艷在忙碌的間隙說,雖然大糕是季節性食品,但工廠幾乎全年不停產,除了生產大糕,還有京果、月餅等食品,進入臘月便重點生產大糕。“訂單太多了,北至黑龍江,南至海南,都有我們的客戶。全年大糕銷量預計突破50萬斤,銷售額可達500萬元。”
在大糕行業堅守40年的李文艷,見證了阜寧大糕從傳統手工制作到流水線生產的變化。她說,傳統手工制作大糕,產量有限,供不應求,現在改為機械化生產,產量大增,師傅們還是以前那些有經驗的手藝人,所用原料更加優質,保留了阜寧大糕“薄如紙、軟如綿、甜如蜜”的老味道,品種則更加豐富,推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堅果、草莓、巧克力等新口味。
古樸的青溝老街上,彌漫著阜寧大糕特有的香氣,隨處可見售賣阜寧大糕的店鋪。許多村民都從事著與阜寧大糕有關的產業,大糕已經成為村民發家致富、家庭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青溝村村委會副主任祁夕中介紹,目前,全村人口5000人左右,生產大糕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22家,從事大糕產業的人員達1500人。
阜寧大糕。 谷華 攝村民孫秀艷是村里一家糕點廠的包裝工,糕點廠淡季時,她在家務農帶小孩,現在她每天在廠里負責包裝大糕,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年紀大了,在這里干包裝工作很輕松。”孫秀艷說,糕點廠離家近,不耽誤家里的農活,關鍵是還有一份比較穩定的收入。
村民趙秀才投資購買了印刷和包裝盒加工設備,專門制作阜寧大糕包裝盒。“每年能做1000多萬只。”趙秀才說,村里還有大糕機械加工戶5戶,專門生產腳踩切糕機,年加工銷售1500多臺。
進入冬季,在青溝村,除了一部分留守村民生產大糕,很多頭腦活絡的人都去跑市場,從事大糕銷售。目前全村有800多人攜帶切糕機在全國各地市場現切現賣、保鮮銷售。僅此一項,年產值就有1000多萬元。
一箱箱阜寧大糕等待裝車發貨。 谷華 攝為了扶持大糕產業做大做強,保障大糕生產原料糯米的供應,阜寧縣羅橋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打造糯米生產基地。全鎮種植糯稻萬畝,其中青溝村就種植了2000畝,種植戶與大糕生產戶簽訂合同,直接送原料上門。
“我們圍繞大糕產業成立了多個黨支部,黨員包保到戶,熱情服務,讓阜寧大糕走進菜市場、走進集市、走進商超、走上網絡,走進千家萬戶。”青溝村黨總支書記毛相軍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