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與往年不同,今年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武潭鎮、鲊埠回族鄉等一些鄉鎮的種糧大戶在春耕備肥的時節,不是把肥料拖回家中儲存,而是直接“備”到了田里。
1月29日,在桃江縣武潭鎮新鋪子村,只見機耕道上一字排開停放著3輛糞肥運輸車,湖南大隊長農業有限公司的員工把輸送管道拖到田中,擰開開關,一股濃黑的沼液從幾位操作員手中的高壓噴槍里噴射而出,沖開十多米遠。接著,操作員們不斷變換姿勢,把沼液均勻地灑施到田里的每一個角落。
“這里是桃江縣2022年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的糞肥還田萬畝示范區,今天搞的是沼液噴灑作業,為種糧大戶即將開始的春耕備肥。”上述公司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部一組組長劉平介紹,他們項目部在武潭、鲊埠、三堂街、修山4個鄉鎮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實施面積有38080畝,按照每畝1.5立方沼液的標準,以村為單位,實行整村糞肥還田。
桃江縣武潭鎮、馬跡塘鎮一帶是養殖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過去畜禽糞污直接排放造成污染,引發很多矛盾。2021年10月開始,桃江縣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通過改善糞污綜合利用基礎設施條件,建設相對完善的規模養殖場(飼養生豬200頭、雞20000羽以上)糞污處理、畜禽糞污集中處理、農用有機肥生產、糞水儲運等配套設施,實現畜禽糞污就地就近消納。
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圍繞“畜禽糞污再利用”“化肥減量化”兩個目標,提供畜禽糞污收集、處理、還田等全鏈條服務。通過為養殖大戶提供糞肥發酵技術服務并持續進行沼液收集,消除畜禽糞污的污染,同時又為種糧大戶提供糞肥還田服務,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耕地土壤質量,實現一舉多贏。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17000畝的還田任務,收納處理糞肥1.7萬噸。“去年的實踐證明,稻田施用沼液等有機肥,可以減少15%的化肥用量,增產稻谷30%,我們公司生產的生態稻米在市場上賣到了8塊錢一斤。”湖南大隊長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貴說,通過項目的實施,預計可以減少來年20%的化肥使用量。接下來,該公司將按照每天完成800畝的還田要求,預計2月底完成5.25萬畝的還田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