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采剪芍藥花時,要找準花蕾成熟但還沒有綻放的,花蕾下面要連著50厘米左右長的枝條,方便制作花籃、花束等……”2月8日一早,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都司鎮朱屯村的一處溫室芍藥大棚內,負責人姜文正給工人們講解采剪芍藥鮮切花的注意事項。
在溫室大棚內,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芍藥花蕾嬌艷欲滴,陣陣花香沁人心脾。
村民在溫室大棚采剪芍藥鮮切花。 郜玉華 攝“以前在春節后的這段時間,國內市場上的芍藥鮮切花大都是進口的,牡丹區花農培育成功的溫室芍藥填補了該時間段的市場空白。”姜文正說,目前,隨著催花技術的逐步成熟,牡丹區的芍藥鮮切花能夠“花隨人意四季開”,全年供應市場。
都司鎮政府工作人員通過網絡直播助力芍藥鮮切花銷售。 郜玉華 攝姜文正說,今年春節后至大田芍藥鮮切花上市的這段時間,牡丹區約有4萬多盆溫室芍藥,可生產20多萬支鮮切花供應花卉市場,每支售價在20元左右。
在都司鎮花王牡丹產業園,花農杜俊英正和工人在管理溫室芍藥。“我們今年生產的首批1萬多支芍藥鮮切花已賣完了,主要發往昆明、上海、廣州等地的交易市場。”杜俊英表示,目前的訂單還在增加,市場仍然是供不應求。
芍藥鮮切花不僅富了花農,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目前,都司鎮牡丹和芍藥的種植面積逾3000畝,每年帶動當地村民就業3000余人次,從業村民人均增收3萬余元。
預計2023年牡丹區將生產芍藥鮮切花1億支以上,市場更加廣闊。 郜玉華 攝為加速芍藥產業發展,牡丹區建立政府引導機制,堅持市場主導,推動芍藥向鮮切花、年宵花、深加工等產業轉型升級。建立科技賦能機制,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著力打造“菏澤大芍藥”地域品牌。建立服務保障機制,圍繞企業需求創新基礎支撐,搭建銷售平臺,破解了發展瓶頸制約。目前,牡丹區芍藥種植面積逾3萬畝,有八大色系、600多個品種,成為當地增收致富的新農業。
牡丹區牡丹產業協會秘書長趙文雙介紹稱,2022年該區投向全國市場的溫室芍藥和大田芍藥鮮切花有6000多萬枝,占到全國市場的50%以上,預計今年將生產芍藥鮮切花1億支以上,市場更加廣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