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組織企業“抱團出海”、加大境外展會支持力度、支持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更大力度招引外資……山東出臺37條措施,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
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該省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舉措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記者從會上獲悉上述信息。
“若干政策措施37條中,有17項是提振經濟的工作性舉措,20項是支持政策。”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愛軍說,據測算,共新增減稅降費157.5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省級及以上財政支出52.8億元。
在優化提升供給質量方面,孫愛軍表示,山東將加力提速工業經濟,抓好企業梯次培育,強化數字賦能,優化企業創新生態,調整“兩高”行業項目管理,支持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加快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設。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據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王楗夫介紹,山東將辦好2023年世界先進制造業大會。“力爭將其辦成一個更高標準、更高水平的世界級制造業盛會,形成更多務實合作成果。”
聚焦擴消費,山東將創新業態賦能。山東省商務廳研究室主任于琦介紹,該省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在細分領域著力培育引進電商平臺總部,積少成多、放大優勢,積極發展直播電商、社區電商、直采基地、云倉等新模式新業態,擴大電子商務規模,推動新型消費擴容。
據了解,2022年,山東省生產總值增長3.9%,供給需求協同互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分別增長5.1%、6.1%和13.8%,分別高于中國全國平均1.5個、1個和6.1個百分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