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隨著云南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云南橋梁技術與智慧將更好地應用于周邊國家,解決同樣因地形地貌帶來的交通難題,惠及當地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橋梁工程專家馬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做上述表述。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屬山地高原地形,河川縱橫,山高谷深,給道路交通建設帶來巨大挑戰。馬健現任云南交投集團怒江美麗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從事橋梁設計工作17年,參與和主持了上百座橋梁的設計。令馬健最為印象深刻的是亞洲最大鋼箱梁懸索橋——龍江大橋的設計建造經歷。
龍江大橋位于橫斷山脈南段,連接高黎貢山與僑鄉騰沖,是通往南亞東南亞國際通道上的超級工程。“這是一座高地震烈度區山區的千米級大橋,在中國沒有建造先例。”馬健帶領團隊在中國山區首次采用抗震性能更好的圓形塔和重量更輕的鋼箱梁,攻克了關鍵技術難題,讓云南超大跨徑橋梁設計的高精尖技術實現從0到1的突破。
“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云南必須擁有一個強大有力的交通運輸體系。”馬健說。云南地處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三大區域接合部,邊境線長4060公里。與云南毗鄰的緬甸、老撾、越南等國家地處中南半島,地形多呈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特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阻礙。
馬健主持設計的中國援助緬甸項目——新滾弄大橋正在建設中。該橋橋梁長度約323米,建于緬甸撣邦北部的崇山峻嶺間,橫跨薩爾溫江(中國境內為怒江),是緬北地區進入緬甸腹地的咽喉要道,并聯通中緬兩國道路交通,對當地建設和發展至關重要。
馬健表示,新滾弄大橋建成后,將解決50余年前中方援建的老滾弄大橋承載能力下降問題,大幅改善緬甸腹地通往緬北及中國云南之間的交通和物流條件,特別是緬甸生產的農牧產品能更便捷地運往中國,助力邊貿發展。
與此同時,中越邊境河口正在規劃和設計中國壩灑—越南巴剎紅河界河公路大橋,河口邊境經濟合作區也準備規劃建設跨境大橋。馬健說,“當前,云南正加快發展口岸經濟,加強邊境互聯互通,隨之而來的是更多跨境橋梁工程需求,在交通上真正打通發展‘命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