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加強協作,取得顯著成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天津市力求快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河北省希望縮小與京津的經濟差距,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兩地發展訴求呈現出強烈的區域特征和差異,也反映出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總目標相比,兩地存在發展短板。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范小云準備了關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進行信用融合的提案,建議融合京津冀整體信用,發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特別國債,實現整體信用提升,同時推進京津冀區域金融市場一體化發展,支持京津冀區域整體發展。
提案建議,發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特別國債,為該區域注入國家信用,融合區域整體信用。以特別國債置換部分省級(直轄市級)主體存量債務,增強省級主體的債務風險防控能力,帶動社會融資回升和融資成本下降,為增強區域承載能力提供資金空間。同時,運用這些集資金,進行與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功能建設。
提案認為,要突破制度壁壘,推進京津冀區域的金融市場一體化發展。建議建立京津冀統一的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和抵質押制度,并在三地共建京津冀區域統一的信用體系和社會信用獎懲聯動機制。提升金融服務跨區域便利程度,在支付清算、異地存儲、信用擔保等業務方面實現同城化便利,改變異地特別是跨行之間現金存取手續費偏高,跨區金融交易成本高的現狀。實現京津冀三地金融產品互通、互認、互聯,最終實現客戶待遇無差別化和三地金融監管的協調統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