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題:委員建言:建設龍粵物流國際大通道
記者 史軼夫
“依托國家對北開放‘北大門’的跨境國際物流戰略節點,通過公鐵聯運方式,將粵港澳大灣區與東北邊境地區特別是黑龍江對俄口岸、中俄鐵路鏈接。”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黑龍江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張莉提出,建設龍粵物流國際大通道,帶動物流產業發展,為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按下“快進鍵”。
“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區位優勢突出,貫通龍粵南北物流國際大通道,有利于全面提升口岸開放水平,降低境內物流運營成本,有利于我國北向全方位對外開放,加速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張莉認為,推動龍粵國際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促進興邊富民。
張莉走訪調研發現,黑龍江與廣東兩省作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有10多個城市進行了對口合作,簽約、達成意向的項目達到300多個,涉及工業、商貿、旅游、康養、金融等行業。“依托俄羅斯連接歐亞大陸各國的區位優勢,向東輻射東北亞地區國家,向西聯通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輻射至歐洲,具有時間短、距離近、運量高、成本低的比較優勢,對內可借助陸海聯運通道連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輻射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地區。”
為此,張莉提出,優化物流樞紐布局,加強中國物流樞紐建設,打造現代化物流樞紐體系。“統籌協調黑龍江省鐵路班列和遼寧海鐵聯運的運營組織,暢通跨境公路班車運輸、航空物流和空陸聯運。”推進跨境運輸便利化,加強與俄羅斯在國際道路運輸、國際鐵路聯運等方面的相互對接,加強國際運輸規則銜接,推動中俄跨境貨物“一站式”運輸。
張莉認為,建設龍粵物流國際大通道還將增進區域合作和協調聯動,形成整體合力。促進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溝通協調,共同建設以“新通道”為載體的東北地區對俄合作交通物流通道、國際貿易通道、跨境產業通道,為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