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珠寶玉石叫價虛高藏貓膩
福州特藝城地處福州市臺江區商貿中心地段,系福州珠寶交易中心、福建省旅游商品定點單位,有300多戶商家在這里經營金銀珠寶、工藝品、旅游商品等,批零兼營。福州特藝城呈橢圓形結構,共7層,1至3層多為經營壽山石雕、翡翠玉器、琥珀蜜蠟、工藝禮品等產品的商鋪。記者調查發現,這里的商品價格存在“無碼無價”“高標高折”等現象。
“無碼無價”常見于壽山石、琥珀、水晶等高檔珠寶玉石商鋪。記者走訪多家壽山石雕、寶石店,沒有看到一件商品明碼標價。在吉福琥珀店、福緣琥珀店,記者看到琥珀(蜜蠟)都沒有公示價格、產地、材質等信息,仔細詢問方知,這些琥珀產品是按克重計費,不同質地、不同大小的克價各有不同。記者隨意問了幾件商品,最低的65元/克,高的450元/克,價格高低全靠店主說。珍寶滿瑭店的綠松石雕件都沒標價,店主稱等顧客挑中后,再單個報價,因每件工費不同、克價不同。
經營玉石幾十年的資深從業者王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揭秘了玉石不標價的緣由:每一塊玉石都不同,雕刻工藝不同,缺乏統一、可量化的價格標準,定價完全由市場自由調節。消費者如果不了解玉石,對其價格就無法判斷。商家不標價,顧客必然問價,一方面可以因此留客,另一方面通過顧客問價的過程辨別顧客是“行家”還是“外行”,由此確定營銷術語和叫價的高低,如果固定標示一種價格就容易“露餡”。另外,玉石行情變化快,特藝城同行競爭激烈,也導致店家不愿輕易公示價格。
“高標高折”常見于翡翠玉器店,“玉無價”往往是這些商家高價叫賣翡翠玉石的借口。店內每件商品都標價很高,一旦顧客有購買意向,店員就以打極高的折扣來吸引消費者。消費者林女士告訴記者,在特藝城聽到報價就暈,對珠寶玉石到底實價多少心中沒數。特藝城小樂翡翠店門口,掛著“誠信平價互利共贏”的廣告海報。記者看到店內許多翡翠都標價六七萬元(每件)。店員說可以打折,打完折也就三四萬元。在皇家珍品店,記者抱怨標價太高,店員指著一側柜臺說,這邊的產品按標示價打三折。記者看到,這些翡翠玉器店對各種商品打折的幅度都沒有公示,能打多少折全靠店員說了算。
王先生告訴記者,翡翠玉石不能像黃金、白金那樣通過商品的成色、做工、款式來直接衡量其價值,這就讓商家有漏洞可鉆。翡翠業界有個說法是“行內有價、行外無價”,所謂“行外無價”就是指很多商家針對消費者不了解翡翠行情、不懂貨色而隨意定高價,然后用高幅度打折來迷惑消費者。
金銀店難覓“今日價”
根據慣例,因每天黃金、白銀的價格都有變動,因此金銀制品價格會隨之浮動。正規的金銀店都要公示當天本店的金銀制品零售價。記者走訪特藝城所有金店銀店發現,僅有少數幾家金店公示金價。有的金店雖設置有當日金價電子屏,但金價欄卻未顯示數據。2月19日,記者在特藝城福錦黃金店看到,金價電子屏顯示“2月19日今日金價0元/克”,金太珠寶店金價電子屏顯示“2月19日千足金成品0元/克、萬足金成品0元/克”。2月28日,上述電子屏依然未顯示金價。
記者走訪金大誠黃金店、君豪珠寶店、新新珠寶行等店,都是從店員口中才得知“今日金價”,各家金價從412元/克至418元/克不等,首飾工費也不同,同一類造型的黃金手鏈,各店工費叫價從10元/克至25元/克不等。
銀店也是如此。2月20日,在星行銀飾店,記者看中一款700多克的銀制茶具。店員稱當日銀價4.7元/克,工費4.8元/克。2月21日,記者再次到這家店詢價。店員說這款茶具工費3.5元/克,銀價4.73元/克。見記者猶豫不決,店員便說請示老板,回來后告訴記者,如果購買,工費可按3.2元/克計。
福州特藝城4層一家金店的店員告訴記者,金店之所以不放置金價牌、金價電子屏之所以被棄用、工費之所以不公示,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嫌麻煩,每日金價都有變化,如果要公示,基本每天都要更換價格牌或者更新電子報價屏信息;二是靈活,營業員可以見人下菜碟,熟客生客報價不同,隨時調整工費報價,還可根據行情隨時調整金價報價;三是可避免被同行探知行情。
福建省消委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洪序耿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明碼標價是商家的法定義務。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是否真實,關系到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維護。依照《價格法》《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等法律法規,經營者在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時,應當按照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明碼標價應當根據商品和服務、行業、區域等特點,做到真實準確、貨簽對位、標識醒目。
不明碼標價將處罰
近日,福州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臺江區市場監管局、新港市場監管所聯合到福州特藝城開展執法檢查,記者跟隨采訪。
一進特藝城,就看到1層兩個大立柱上貼著非常醒目的廣告“濠珀爾珍珠高檔淡水珠、精品海水珠同城最低價三樓3041號”。執法人員找到這家店,向店家指出,《廣告法》規定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責令其馬上刪除1層立柱廣告上的“同城最低價”字樣。
海洋水晶店右側墻面掛著一幅巨大的木框廣告牌,上面寫著“天然水晶功效”,列舉了26種水晶的不同功效,有的號稱有醫療效果,如“白水晶:增記憶、防輻射;茶水晶治關節骨痛;石榴石補血、預防婦科?。蛔宵S晶增加好運、治失慮;舒俱來抗癌、增加免疫力、是醫療寶石”等。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店家拆除此廣告。
隨后,執法人員現場查看了一飾緣、九木堂、聚翠園、吉福琥珀、華安漆器等十幾家商鋪,發現這些商鋪的商品都沒有依規標價。執法人員逐一向店家宣傳《價格法》《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店家必須執行明碼標價,給店內商品標價。同類同價位商品若數量多、規格小,可以歸類標價。執法人員告誡店家,首次檢查發現未明碼標價,可以實行首違免罰,僅予告誡,第二次檢查仍發現未按規定明碼標價,將予以罰款。
針對此次檢查發現的問題,臺江區市場監管局表示,將對福州特藝城內商戶全面開展排查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黃金珠寶市場價格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