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首屆中國蘇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節18日在中國(吳中)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園開幕。活動現場發布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蘇州吳中洞庭山碧螺春茶產業研究院也一并揭牌。
洞庭山碧螺春茶產于蘇州市吳中區的太湖畔,因其條索纖細、銀綠隱翠、卷曲呈螺形而得名,有著茶湯清香高雅、鮮醇回甘的特質,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一。2022年,碧螺春制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此,今年的洞庭山碧螺春茶采茶季備受外界關注。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介紹,2022年,中國茶葉產量穩步增長,全國干毛茶總產量達318.10萬噸,增幅3.85%。茶葉相關的農業產值再創歷史新高,達3180.68億元,增幅8.62%。茶葉內銷市場保持平穩,全年內銷總量為239.75萬噸,同比增長4.15%,內銷總額達3395.27億元,同比增長8.82%。
琳瑯滿目的碧螺春茶產品引眾人關注。 鐘升 攝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在傳統原葉茶消費保持穩定的同時,茶葉線上交易成為線下消費市場的強有力補充,青年消費群體已逐漸成為市場主力。“圍爐煮茶”“宋代點茶”等茶文化現象次第涌現,新茶飲、花草茶及茶衍生品等新消費增長繼續拓展,飲茶逐漸趨向年輕化與時尚化。各大傳統名茶如何在傳承經典的同時,追趕上潮流、適應當今的市場趨勢,成為業內必須思考的問題。
蘇州市委副書記黃愛軍在致辭中說,蘇州市將繼續深耕茶文化,實施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五年保護計劃,提高從業人員技藝水平;深入挖掘蘇州茶文化特色、內涵,講好中國茶故事;開展炒青加工和秋茶種植,推進茶葉深加工;全面加強洞庭山碧螺春茶產地保護,將產地打造為高水平旅游目的地,實現“種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攻關茶科技,提升茶葉品種品質,為茶產業健康發展提供科研支撐。
吳中區委書記丁立新表示,吳中區將穩步實施洞庭山碧螺春茶產業振興三年行動,統籌做好茶產業、茶科技、茶文化、茶品牌四篇文章,堅定不移打造“生態綠茶第一品牌”。力爭到2025年年底,實現全區茶園總面積超5萬畝、產業產值超10億元,出臺一部洞庭山碧螺春保護條例,建成一個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園、一家洞庭山碧螺春科研機構、兩座碧螺春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培育三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將洞庭山碧螺春茶在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的排名提升至全國前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