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財經記者夏賓
城市治理創新實踐論壇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治理專業委員會年會7日在武漢召開。會上,臨空經濟區(廊坊)黨工委委員、河北臨空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金虎聯合萬物云城總經理唐志共同發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下稱:廊坊臨空經濟區)“數治生態”治理模式。韓金虎表示,目前“數治城市”已經成為廊坊臨空經濟區的重要城市標簽。
“數治”,依數而治、循數而治。數字時代,數據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型生產要素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數治城市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趨勢。
自2015年以來,政府部門、企業、高校等各方積極參與數治城市建設,先后在深圳、上海、廣州、南京、成都等一、二線城市重點領域推進一批重要的數治城市建設項目。臨空經濟區數治生態治理模式在諸多數治城市的建設中,以其獨特的將城市整體作為一個“大物業”來運營方式引發多方關注。
韓金虎表示,2021年,廊坊臨空經濟區創新性地引入市場化和社會化機制,以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為主導,以河北臨空集團為平臺,引入深圳市萬物云城空間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廊坊臨空城市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并運用萬物云30余年沉淀的空間服務經驗和服務基因,將城市整體作為一個“大物業”來運營和看待,城市服務商承擔專業化的服務總包角色,對城市服務項目進行全流程的管理、服務和運營,由此開啟了數治城市的臨空模式。
據其介紹,依托“一個平臺”“一支隊伍”“一個攝像頭”,“臨空經濟區數治生態治理模式”從理念、模式、成效等多層面進行創新,從資源、管理、市場等多維度合力打造全方位的城市數字化臨空范式。
具體來看,“一個平臺”依托生態統管全域。依托臨空經濟區已有的相關技術底盤,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北斗定位、AI算法等技術手段,將城市的人、車、設施設備、物聯設備、部件等數據上線,形成數據孿生數字平臺,以“線上遠程運營+線下現場執行”的模式,對區域資源進行統一調度運營,實現臨空城市管理界面的“市政一體化+資源要素一體化”模式,目前,該模式已涵蓋智慧環衛、市容巡查及智慧工地等多種應用場景。
“一支隊伍”推行物業服務網格全域。將城市公共區服務域界面與園區、社區的服務工作的壁壘打破,通過城市智能運行管理中心平臺、作業網格劃分及工單模式設置,實現紅線內外各類服務場景的一體化運行及服務。
例如,在政府統一領導和監管之下,按單計價實現勞動力復用,提升效率同時倡導多勞多得;在設施維保及環衛保潔場景下,通過智能運行管理中心平臺派發和完成工單,可完成跨網格綜合服務,并提升作業人員積極性等。
“一個攝像頭”應用AI分析智巡全域。智慧巡查通過復用臨空經濟區現有攝像頭,輔以邊緣服務器抓圖和AI算法的智能運營,實現全域的業務綜合管理并替代部分現場巡查人員,從而實現效率提升。
韓金虎稱,從“數字”到“數治”,臨空經濟區以其前瞻性的城市整體運營和管理模式和良好的統籌規劃整合能力,為其它城市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城市治理樣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