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用一體織技術生產的內褲 謝夢圓 攝作為時尚之都,上海時尚消費行業的減排降碳行動已刻不容緩。“目前上海的可持續時尚產業可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顧客的需求。”上海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佩芳告訴中新網記者,上海除了有不少產品售價較高的可持續設計師品牌,還有面向大眾消費的低碳服裝品牌,“還有些傳統企業也在源源不斷煥發著生機,在新的時代要求下不斷創新。”
上海服裝集團(以下簡稱:上服集團)是新中國成立后組建的第一批國有服裝工業公司,成立至今已走過70余年。
不需要將紗線織成面料,再進行裁剪縫合,而是直接將紗線放入機器即可快速生產一條沒有側縫線的內褲,上服集團旗下某子品牌聚焦生產方式革新,將超過四個環節、耗時三至四個月的生產過程壓縮成短短幾天。上服集團智尚電子商務分公司主創設計師章翀感嘆:“這種生產方式的反應周期特別短,而且整個制造過程當中也很省人工,效率非常高。一條褲子就由紗線織造到底,前期不需要進行大量面料備貨。”
原料的選擇也是降低碳排放的常見方式。上服集團智尚電子商務分公司助理設計師琚昕在設計時會摒棄化纖,轉而選擇棉麻、桑蠶絲、菠蘿纖維制成的人造皮革等作為服裝面料,“如果是化纖類不夠天然的材質,首先在制作過程中會消耗很多資源,其次也很難降解。”
“如果是電腦印花,就需要通過噴繪來上色,這個過程中化學品的使用也會影響環境。”她指著一件以絲為原料,通過技術直接將樹葉的造型拓印在面料上的連衣裙告訴記者,在她看來,想要推廣可持續時尚,必不可少要保證服裝的美觀,“設計師需要思考怎么發揮環保素材最大的作用和美感,然后形成大眾都喜愛的產品。”
減排手段層出不窮,成果能否直觀感受?已落“滬”14年的勁霸男裝2021年發布了中國首套商務休閑男裝碳足跡測評,消費者通過掃描服裝吊牌上帶有二維碼的碳標簽,即可追蹤并實時查閱該產品的碳足跡,從原料的開采、加工到產品的制造生命周期碳足跡一目了然。
勁霸男裝 CEO兼創意總監洪伯明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在紡織服裝領域,碳足跡并非新鮮事。但測評涉及原料的開采、加工到產品的制造階段,囊括服裝業、紡織業、印染業和農業等多個領域,上游的數據獲取是一大挑戰,也很難得到各階段供應商的支持。
成本高是可持續時尚產業發展的另一大痛點。劉佩芳認為,面對“綠色時尚”,當下很多中國消費者對價格仍十分敏感,對溢價的容忍度較低,“品牌前期的研發、生產、運輸、回收,甚至是店鋪照明、商品陳列都有要求,成本自然會上漲。”
財力雄厚的大品牌尚能接觸更多資源,有更強的底氣和實力支撐低碳事業發展,勢孤力薄的小企業就沒有出路了嗎?上服集團服裝產業部部長王穎認為,對于小品牌和個人設計師而言,選擇與大企業合作聯名是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他們可以提供比較超前的想法來進行合作。上服集團作為一個平臺,可以去和現有供應鏈上的工廠或者合作的院校探討想法是否有落地的可能,以及如何落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