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西安4月18日電(張遠 焦鍵 于海)隨著C244次“復興號”動集動車組列車18日從陜西陽安鐵路寧強站緩緩駛出,一路向東開往漢中,標志著暫停了14年客運業務的寧強站正式開通客運,解決了寧強縣大安鎮及周邊鄉鎮8萬余名山區老鄉的出行難題,大安鎮正式進入漢中“一小時交通圈”。
“今天是個值得載入大安鎮歷史的時刻,我們圓了51分鐘到漢中市區的‘復興號’動車夢。”家住寧強縣大安鎮梨樹灣村民陳方華說,“太激動了,早就買好了C244次首趟去漢中的動車票,今天啥也不干,就專門去體驗一次。”
圖為開通儀式。 郝正國 攝四月的秦巴山區,山青水秀、桃紅柳綠,正是一年春光明媚的好時節。寧強大安鎮北依秦嶺,南枕巴山,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發源地,素有“漢江源頭第一鎮”之美稱。這里雖然旅游資源豐富,卻因高山阻隔、山路迢迢,經濟發展長期受到制約。
2017年,隨著西成高鐵寧強南站的開通,寧強縣一步邁入高鐵時代。但位于寧強縣北部的大安鎮距離寧強縣城30多公里,不管是坐汽車去漢中,還是到縣城坐高鐵去漢中,都要花費近2個小時的時間,交通出行依然不便。
陽安鐵路寧強站地處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始建于1977年,2009年停辦客運業務后,主要辦理貨運業務。為解決沿線山區群眾的出行難題,改善出行體驗,讓8萬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動車,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與地方政府對接,雙方協力對寧強車站站舍、服務設施及站前廣場、停車場、進站道路等場所同步進行升級改造,為寧強車站開辦客運業務做好前期準備。
圖為航拍寧強站。 郝正國 攝改造后的寧強車站候車室面積290平方米,一次性最多容納235名旅客同時候車,站臺長230米,高1.25米,為“復興號”動集動車組列車的停靠提供了硬件支撐。候車室內的綜合服務中心實現了客運服務售、檢合一,增設了洗手間、飲水機、愛心包、輪椅等便民設施,在提供基本服務的同時,全力滿足不同群體旅客的差異化、個性化服務需求,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
18日上午,在新建成的站前廣場上,幾名身著羌族服飾的表演者,正在表演儺戲,只見他們赤著腳,在寒光閃閃、刀鋒銳利的“刀山”上閑庭信步,引得觀眾驚嘆不已。
寧強縣是羌族聚集地之一,被譽為“中國羌族儺文化之鄉”。每當有重大節日或重大活動,當地群眾會進行非遺傳統儺技等文藝表演。廣場一側還精心布置了春筍等大安地域特色農副產品,此外還有羌繡、羌編、石頭畫、剪紙、書法、繪畫等地方特色文化展示。
“復興號”動集動車組的開行,不僅讓大安鎮沿線群眾翹首以盼的“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動車”的愿望得以實現,還將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