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全國服務型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日前閉幕,記者采訪獲悉,本屆大賽期間,研發人員根據賽項開發出多個平臺。
大賽決賽總體專家組組長滕宏春介紹說,本屆大賽設置計算機程序設計員(個性定制與設計服務)、數字化管理師(協同制造網絡構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數字中臺與遠程運維服務)、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機器人智能服務)、供應鏈管理師(產品檢測與客戶體驗服務)共5個賽項,分“職工組”“學生組”兩個組別。在理論競賽和實操比賽中,來自30支代表隊的560余名選手同臺競技。
滕宏春稱,研發人員開發出“個性化定制與設計服務平臺”,從“個性化訂單管理”“協同設計服務”,到“產品設計驗證”“生產數字化服務”,不僅把服務型制造的理念落實到企業的生產和價值增長,更通過大賽明晰了人才培養的定位、模式和內容,包括實訓中心建設方向。
此外,研發人員有針對性地開發出“網絡化協同制造數字管理平臺”“數字中臺與遠程運維服務平臺”“機器人智能服務平臺”等。滕宏春還提到“工業智能物流與產品檢測服務”,他表示,該平臺主要面向先進制造技術領域,選取了生產物流系統規劃、智能制造系統調試等智能工廠生產車間典型場景,運用了虛擬仿真、數字可視化、智能物流裝備應用等技術進行設計。
另一方面,本屆大賽本身也為服務型制造應用技術領域技能人才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臺。這項賽事由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按照獎勵規定,在5個賽項中獲得單人賽項前5名、雙人賽項前3名的28名“職工組”選手,經核準后將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的引領示范作用,加快傳播服務型制造先進理念和技術,帶動更多勞動者走上技能成長、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