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王嬌妮
5月的山東長島,海鷗追著游船翩翩起舞。在一幢裝修一新的精致民宿內,老板娘傅艷麗為客人準備好一桌海鮮,與大家閑談海島的變化。
“花了600萬元(人民幣,下同)打造這個民宿,就是為了讓游客在島上度過輕松的假期。”傅艷麗曾是長島海參養殖戶,2013年轉行開辦“漁家樂”,為滿足客人對住宿環境的要求,她重新蓋房、裝潢,并修整庭院、種植花草,打造出可餐、可宿、可以看星星的海島詩意空間。
山東長島由151個島嶼組成,其中有居民島10個。長島“漁家樂”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漁家樂”的發源地,經營業戶超千家。隨著進島游客消費需求的提升,一些“漁家樂”設施老舊、設備老化等問題凸顯。
憑借良好的生態旅游環境,長島成為中國北方熱門的海島度假地。 王嬌妮 攝據悉,當地自2020年起實施“漁家樂·民宿”提升三年計劃,按照主題差異化、設計特色化、空間舒適化、服務標準化鼓勵業戶進行提升改造,設立專項資金為符合條件的業戶提供免費設計,并通過貼息貸款緩解業戶的資金壓力,累計打造示范戶100余個、民宿聚落5處,島上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63歲的袁承勝是長島最早的“漁家樂”經營者之一,兩年前他狠下心投資80萬元全面改造了住宿環境,聽取年輕設計師的意見,打造出親子房、情侶房、商務房等房型,并配備星空頂等許多新設施。
“改造提升后的民宿訂房率很高,收入增加了不少。”袁承勝稱,如今的市場消費主體是年輕人,要跟上年輕人的需求才能不被淘汰。
“這里的民宿吸引我的不僅是環境,還有結合本土特色開展的釣魚、趕海等親水游項目。”徐州游客沈思思稱,吃海鮮、出海游、旅拍等活動給她帶來了美好的假期體驗。
時下,多彩民宿的發展為長島注入了新活力,不少閑置房屋、土地得到利用,大量島上的年輕人和島外人才來此創業。一批筑居山中、海邊、花間的精致海島民宿吸引游客住宿打卡,拉動經濟增長。同時,當地品種繁多的特色海產品等也深受游客青睞。
2018年山東省政府批復設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著力建設藍色生態之島和休閑宜居之島。長島近年來實施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拆除全域風力發電機組,完成38萬平方米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治理,騰退近岸養殖1.8萬畝。同時禁止旅游車輛進島、淘汰燃油公交車、禁止島內新增燃油機動車輛,全面實施島內公交新能源車替代。
海更藍、山更青、民更樂,長島正憑借良好的生態旅游環境,成為中國北方熱門的海島度假地。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長島景區接待游客19.35萬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