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天津5月23日電(張少宣)記者從天津市體育局獲悉,在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志愿服務走基層的基礎上,天津市體育局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與社區融合,創新性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服務實踐基地”。23日上午,首批基地掛牌儀式在五大道街華蔭南里社區舉行。
據了解,天津市所創建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服務實踐基地為全國首創,首批基地分別設立在和平區尚友里、華蔭南里、國際公寓第二社區、福林里4個社區。“基地掛牌后將整合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源,充分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職能,打造體育服務便民窗口,滿足群眾對于健身指導的廣泛需求,把更多健身方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送到社區、送到群眾身邊,打通群眾科學健身‘最后一公里’,讓更多人享受科學健身成果?!碧旖蚴畜w育局宣教法規處處長范慧宇說道。
2023年,天津市發布“運動之都”建設行動方案(2022—2030年),其中顯示,為構建高品質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天津市將持續完善社區15分鐘健身圈,開發城市公共休閑場地,建設城市綠道、健身步道、自行車道等運動場地設施。到2025年,天津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可達2.6平方米以上,并為每個社區至少配備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五大道街道辦事處主任郝紅偉在介紹此次和平區率先設立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服務實踐基地時表示,街道與天津市體育局合作,按照社區需求調動體育指導員力量。未來將通過調研,舉辦更多貼近民生、創新形式的體育文化活動,調動群眾運動積極性?!霸谑着?個龍頭基地的基礎上,未來我們將實現街道內13個社區全覆蓋?!?/p>
掛牌儀式現場,來自不同社區的運動隊精神飽滿地展示了全民健身成果。“我從2004年開始組織社區居民進行體育運動,水兵舞就是大家原創的節目。目前社區健身隊有50余人,年齡跨度從40歲至77歲,大家永遠鍛煉,永遠年輕?!眹H公寓第二社區健身隊隊員范志英在采訪中表示。
下一步,天津市體育局將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動社會體育指導員社區服務實踐基地與高水平運動員社區服務站的建設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