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東省林業局23日介紹,近年該省惠州、韶關、江門等多地推進發展猴耳環林下經濟,猴耳環成熟期年畝產值超過4000元,成為林農致富、鄉村振興的好幫手。
猴耳環是廣東道地的珍貴鄉土闊葉樹種,是多年生喬本植物,枝葉可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收濕斂瘡等功效。
山羊在猴耳環林地覓食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近日在廣東省惠州市橫瀝鎮梁化林場大嵐基地,林農正在為猴耳環除草、施肥、修剪枝葉。“猴耳環全身是寶,被列入中國藥典,可通過采摘嫩枝葉提取有效成分以作藥用。”廣東態合堂實業有限公司技術顧問陳東明稱,此前,藥企的猴耳環原材料一直依賴野生資源,猴耳環原材料缺口非常大。
2011年開始,梁化林場與態合堂團隊合作,試種各地猴耳環種苗,過程中發現,猴耳環“害怕孤獨”,得與其他植物一起生活,否則病蟲害嚴重。從2016年開始,合作團隊探索規模種植猴耳環的方法,每畝林地能種植89株至133株不等的猴耳環。目前,梁化林場共種植猴耳環達6000多畝。
林農正在惠州橫瀝鎮梁化林場的猴耳環林地勞作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據惠州市林業局介紹,如今惠州猴耳環種植面積近8000畝,人工種植面積居廣東全省第一。惠州正積極推動惠州猴耳環等產品地理標識的申報。
據悉,近年來,廣東多地積極推動猴耳環種植,發展林草中草藥產業。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林下經濟研究團隊首席專家王洪峰表示,林下種植猴耳環,在豐富森林物種、結構以及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等方面效益顯著,森林質量精準提升。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廣東省林業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將加強南藥種質資源保護和種苗選育、推廣,因地制宜開展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比如沉香、化橘紅、廣霍香、天然冰片、猴耳環等品種,力爭到2025年培育10個省級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