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5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海關、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行宣介會,解讀最新出爐的《關于推動上海市淮海新天地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方案》。
上海“進口濃度”最高的地方
2022年11月3日,中國商務部對外公布,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決定,在全國增設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上海淮海新天地進口貿易功能區”位列其中。
“這一帶很特別,生活在這里非常舒適。”法尚(上海)創意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Matthieu Rochette5日在受訪時說。他說他喜歡這里的商鋪林立、藝術氣息以及生活氛圍感,尤其喜歡淮海中路與馬當路的交叉口。因此團隊能在這個富有創新活力的區域工作,他尤為珍惜。
在“進口濃度”上,黃浦區給出了一組數據:淮海新天地“進口示范區”以淮海路商業街為軸線,與新天地區域協同,區域內有高品質商務樓宇32幢,商業商務面積達173萬平方米,企業為3500余家,工作人口近8萬人。2022年,黃浦區進口總額達981.8億元,其中,淮海新天地“進口示范區”內的進口總額約為461億元,占黃浦區進口總額近47%。今年1月至4月,黃浦區進口總額達488.4億元,同比增長97.4%,增速位列上海市第一,其中淮海新天地“進口示范區”是重要的增量支撐。
淮海新天地區域效果圖 上海黃浦 供圖黃浦區以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命名,不僅是上海中心城區之一,也是投資者青睞的發展熱土。
上海市黃浦區副區長王鼐表示,淮海新天地區域是整個黃浦區的縮影,這里商業氛圍濃厚,擁有世界級的地標、商圈,是進口商品的重要展示窗口和貿易拓展關鍵節點。
三大“進口示范區”如何“手牽手”?
淮海新天地“進口示范區”是上海市繼外高橋保稅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也是上海唯一一個地處中心城區的國家級“進口示范區”。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申衛華5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在全國各省市中,上海是第一個有3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
其中,外高橋保稅區是全國第一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旨在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提升進口能級等。
根據新出爐的《關于推動上海市淮海新天地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方案》,至2027年,該示范區要全面形成“總部功能承載、消費供給引領、服務集成創新”的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新格局。進口規模持續擴大,年度進口貿易總額達到千億規模,進口貿易密度達700億元/平方公里。消費引領持續提升,年度商品銷售總額達到20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區比重提升至30%。服務生態持續優化,在進口和出口協調、貨物和服務并重、貿易和投資融合、貿易和產業聯動、貿易數字化綠色化等方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中心城區經驗。
申衛華表示,上海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總體布局已形成“兩翼齊飛、東西聯動”的態勢,希望“中心”(指:淮海新天地“進口示范區”)能“開花結果”,讓三個示范區協同發展,共同帶動上海進口貿易集散中心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