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漢堡種類大全;國內最好10家漢堡品牌
寫在前面
我比較宅
在家的時間里
除了臥室之外
書房和廚房的喜愛程度不分上下
搬到這邊家之后
書房改成了我跟D小姐的衣帽間
一開始D小姐還不太好意思
我寬慰她
“都是做的事情
在哪里都是一樣的~”
D小姐認真的點了點頭欲言又止
好像哪里不太對但是又說不出來
與讀書這種哪里都可以的愛好相比
做飯這件事情就相對固定的多
必須要進了廚房才能進行
這也讓這件事情有了一絲儀式感
所以每次我進了廚房的興奮程度
就跟進了臥室見了你媳婦換上制服一樣
刺激
做飯對我來說不是一件需要很多時間的事情
但是研究一個菜需要的時間就比較長了
從一開始的備料準備工作開始
到制作的過程
再到調味出菜
每個步驟有點時候還需要記錄拍照
有的時候還要盯著看鍋幾個小時
沒有一個聲音陪伴確實無聊了許多
但是我始終對音樂興趣不大
一個是因為我窮
很多喜歡聽的歌版權太分散
沖不起那么多會員
一個還是因為我窮
買不起太好的耳機
所以當網抑云這個梗流傳起來的時候
我才注意到
原來這個聽歌軟件已經豐富到了這個程度
你甚至可以在上面寫故事了
這些嘲諷網抑云的也沒什么特別的
就像當年我們嘲諷論壇上吹牛的
就像當年我們嘲諷QQ空間上的火星文殺馬特
就像當年我們嘲諷貼吧里一個滑鏟
就像當年我們嘲諷知乎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
這些本質上都是“我們”滿足心理需求罷了
這年頭生活壓力這么大
學業事業996貸款等等等等
我們也沒做錯過什么事情
也從來沒有不安好心
只是想簡簡單單平靜的生活下去
但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很多人笑著笑著自己就崩潰了
誰都需要一個發泄的機會
這個時代從來不會包容弱者
當你有這樣一個窗口可以發泄
這些故事里可能有虛構的成分
但是重要的是共情
是感同身受
是自己并不孤獨
有人和我一樣的那種認可
想到自己人生中的種種意難平的時候
那種情感
是真的
周星馳的新舊喜劇之王都有這樣的鏡頭
表演一個人經歷了巨大的痛苦
就如其真實經歷一樣
真的苦到了極點
其實是說不出來的
希望大家都可以哭著哭著就笑了
而不是被逼著笑
笑著笑著笑累了
回去自己默默地哭
誰都會經歷一個少年時愛上層樓
為賦新詩強說愁的階段
尊重每個人傷心的權利
畢竟誰還不是被這個世界PUA呢
大家也真的只是抒發
你得讓人說話
來說說今天的菜吧
關于肯德基新品
像肯德基這樣的新品推出速度
我要每次都寫一下就太湊數了
所以一般都是碰上值得一寫的
才會考慮單獨開一篇
不過你們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大眾點評
那里我會寫一些細碎的小短篇評測
不太值得拿出來單獨說的就都放在那邊了
前幾天去新世紀辦事兒
正好趕上飯點兒
沒想到樓上餐廳全滿
來來回回轉了一圈最短的也要等位1小時
頓感絕望之時想起樓下有個肯德基
還好人不算多
正好碰上“CHIZZA”上市
剛好加上這次的“雙層星級厚作和牛堡”
一起來說說
餐品
CHIZZA 19元 半份/兩塊
我本想說遙想去年
仔細想了想這東西上市是17年了
真是時光如飛梭
當年這東西上市我就挺感興趣
特意趕著第一輪去吃了一番
可惜照片找不到了
之前的這款是一堆紅甜椒和菠蘿以及芝士
吃起來是又油又辣還非常膩
收到的實物和宣傳圖特別的讓人想罵娘
我冒著胖死和破產的風險而來
肯德基你就給我端上來個這個?
簡直是炸雞屆的五仁月餅
材料分開都不錯合在一起是坨奧力給
或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也或許是雞肉塔克小龍蝦堡之類的印象還成
這次我竟然又鬼使神差的點了新品CHIZZA
等餐的時候我就回憶起來了當年的痛苦經歷
這東西的設計非常不符合肯德基快餐的設定
它需要先油炸再烘烤
從快餐的操作來講非常的不合理
而且每份如果每家店都按照要求的話
就只能現做
現做的壞處除了需要等的時間長
高峰用餐時容易斷貨之外
最大最大最大的缺點是燙手燙嘴
而且還是避免不了油膩的缺點
這種油膩并不是來自于肉質本身的
而是炸雞面衣里的
沒有特殊風味增香
有的只有鱗片面衣一口又一口的油膩
但就17年款和今年款相較來說
還是略微有些提升
提升點一是雞肉塊小了也可以買半份了
17年款的應該是一盒4塊23元
當然了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就是
它...更貴了
較小的雞塊相對來說油膩感減少了
17款上的甜椒碎玉米粒和菠蘿碎等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星培根和一塊薯角
提升點二是芝士醬
之前的上面只有單層單一芝士
現在的這款還增加了一寫風味芝士醬
相較而言是會多一絲風味
但是依然并不明顯
提升點三是雞排
17年款的雞排只給我留下了足夠油膩和燙嘴的印象
新款的吃上去更像是一塊M記的不那么大雞排
雞排本身汁水豐盈咸香口味
辣度不低且比較持久能夠保持整餐
整體的風格吃起來
被腌制的足夠豐潤和辣口的雞排炸的有些硬
這些構成了這款產品的主要味道和口感
而兩種芝士混合的覆蓋并沒有看上去的那么濃郁
而作為可有可無的配角存在的薯角和培根
更是讓人覺得若有似我
分不清楚到底是因為看到想象到了
還是因為咀嚼真實的感受到了
總評
一款不那么大雞排和其他不值一提的配角
構成了這款縮水且漲價了的新款
不吃也不會遺憾甚至感覺有點賺
“雙層星級厚作和牛堡”雙人餐 83元
這個從APP上買券比單買便宜很多
但是注意兩個漢堡是一個雙層一個單層
套餐里配的還有三塊熱辣香骨雞
和倆可樂以及薯條
宣傳的是龍江和牛以及谷飼600天
龍江和牛廠子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龍江縣
由一位叫林庭盛的臺灣商人投資
網上的資料匯總大概具體有用的就這些
龍江和牛的官網寫的是
從新西蘭引進的和牛品種
然后轉道新西蘭和澳洲引進活體和牛
非凍精與當地牛雜交品種
這段話想表達的意思我大概明白
但是讀起來總覺得不太明白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我明白所以我才不明白吧
先來看外觀吧
單雙層的盒子是一樣的
黑底金邊總體看上去
個人感覺潮味大于土味
關于牛肉的等級
在很早很早很早
早到大概清朝還在的時候吧
那個時候的人對牛肉是否優質的判斷標準
跟現在是完全相反的
主要看肉的含量是否高
現在人對牛肉是否優質最看重脂花
雖然這更像是一種審美情趣
多數人認為和牛口感嫩
是因為其油脂含量高造成的
其實并不是
任何一種肉類的脂肪含量高都這個口感
這個口感雖然理解上我們會說成嫩
但是嫩是其肉本身的狀態而已
油脂提供風味的作用遠比提供嫩度的作用要高
而現在世界上對牛肉各有各的標準
也有遵循老傳統看牛肉含量的
也有梳理新標準看大理石花紋的
這個大家有興趣自己去買些專業書看吧
放在這里講就太多了
這里提這么一句就是講個大概
各國對牛肉優質的標準不同
不能一概的以脂花來評價
同時脂花也不等同于美味
當然了
抵抗一塊完美的大理石花紋肉真的很難
現行比較有參考性的主要是有
日本、澳洲和美國三個標準
以脂花為準的話日本最高級和澳洲最高級相較
也是日本的最高級好一些
以肉感為準的話美國標準的會更好
那日本和美國的最高級相較
會怎樣呢?
這個很難說
因為兩者評判標準不同
美國標準下肉感會更強
日本標準下的話就更膩一些
而我們現行的暫時還沒有具體標準
再加上這次也沒有明確說明
所以大可不必想太多
當做一種廣告手段即可
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講
其實用腳投票就可以啦
標準什么的太專業
好吃就行了唄
那么接下來咱們繼續說這個漢堡
我們以雙層為準吧
這款雙層單買是53元
用APP券可以再減7元
總體如果單買46元即可
打開來看得到單獨配了漢堡紙
現在M記和K記都開始走升級路線
這個也算是一個進步吧
很早之前我記得K記是沒有漢堡紙的
這個在很多獨立漢堡店也沒配
當然了也有直接提供手套的
這個還是要注意一下
提供非雙手直接接觸挺有必要
然后宣傳圖是這樣的
我拿到的是這樣的
總的來說比CHIZZA的反差要小很多
至少在心理上已經可以接受了
牛肉餅的厚度看起來也非常不錯
培根是單獨煎制的
這點K記的要好一些
M記的這類漢堡用的水煮培根
每次吃的時候都恨的牙齒癢
培根這么好的東西你竟然不煎一下
你怎么忍心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生菜
總算是升級成球生菜了
再也不是原來的圓生菜
這個兩者價格你可以去菜市場轉轉
球生菜的售價大概是圓生菜的兩到三倍
咬來看看
一口下去最明顯的感受是
非常的汁水豐盈
肉質彈滑爽嫩脆
確實做到了如廣告中所說的
雙面烙煎鎖住汁水
看上去不太好說肥瘦比例
但是從口感上來說這款的肥瘦比應該比較合理
吃起來又彈又滑非常爽
醬汁宣傳說是墨西哥煙熏辣椒風味醬
但是我吃起來更像是之前小龍蝦堡里的醬料
比之要再稍微的甜一些
整體呈現甜辣口
但是辣度并不高
口腔里的灼熱感沒有CHIZZA帶來的明顯
芝士片用的應該還是我們的老朋友車達
也延續了K記一貫的風格
若有似無
但是至少沒幫倒忙
值得一提的是面包胚
自從K記換了面包胚的供應商之后
面包的檔次陡然上升了一級
只比外面獨立漢堡店的稍微差一點了
在K記能吃到這樣的面包胚
簡直是讓人驚喜
那說說缺點吧
這款的缺點很有意思
就是吃上去沒有什么牛肉味
醬料的味道整體過于濃郁了
可能牛肉本身用料位置比較邊角
想想也是
這個價格的話確實用不太到更好的地方
畢竟K記只說了和牛又沒承諾位置
所以整體在醬料和酸黃瓜的加持下
顯得整款漢堡呈現了甜辣口
和過于酸爽的酸黃瓜味
等吃到最后已經沒有醬料和酸黃瓜之后
才能吃出些牛肉味來
總結
作為沒吃過和牛的人來說
這款漢堡無論是從價格還是品質上來說
都可以作為一個入門款來嘗試
你只要記得這個口味和品質
就好像阿薩姆奶茶一樣
很多外面的奶茶店做的還不如阿薩姆好喝
這款也可以作為獨立漢堡店的一個比較標準
雖然稍微低了一點點但是無傷大雅
超過K記的才是個獨立漢堡店的標準
如果連K記這個品質都做不出來
就別開獨立漢堡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