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的logo標志圖片-北汽車的標志是什么
當今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各大造車新勢力出頭,帶著更多新的思維和理念進入中國汽車市場,似乎這些新勢力的針對性更強,用戶群體也都瞄準了更年輕的消費者,似乎整個市場也都在往"年輕"這個關鍵詞上靠攏,也使得整個汽車產業像更時尚、更智能、更黑科技的方向發展。
眾所周知,在新能源領域,北汽是走在最前列的,發展至今,新能源車到底應該往那個方向發展,或者說新能源車除了能源是新的,是不是還需要更多新的理念?新能源到底應該長什么樣子?為符合北汽集團提出的,"高、新、特"發展戰略,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共同推出BEIJING品牌,并首先將營銷體系進行整合。
全新品牌,順應需求而生
其實當前整個市場環境并不是很好,認清局勢,順勢而變。作為首都國企,北汽集團擁有61年的造車傳承與積淀,從1958年第一輛"井岡山"轎車到今天的新能源系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贏得了2800萬用戶的信賴和支持。尤其是近十年,北汽基于收購吸收薩博技術,發展自主乘用車業務,積累了完善的車輛制造技術、品質工藝和運營體系;北汽新能源更是在累積3000多項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具備了領先的三電技術、智能化系統,以及連續6年全國純電動銷量第一的實力。縱觀整個行業,全球汽車產業正向以電動化、信息化、網聯化、智能化為主的"新四化"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已具備由量向質的基礎,若能引領"四化"契機,則能由大向強發展,重塑世界汽車工業格局。
BEIJING新品牌的推出,是北汽集團基于內外大環境的變化而主動作出的戰略調整,全面強化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新舉措。
BEIJING,呼之欲出
當前,北汽新能源與北京汽車現有的兩個營銷團隊已經進行整合,并成立了北汽營銷業務委員會,由李一秀擔任北汽營銷業務委員會主任。
其中BEIJING宣稱新品牌將建立6個"更"的優勢:更受期待的全新品牌;更全的渠道布局;更豐富的產品矩陣;更完善的售后服務;更廣的;更強的銷售團隊。也和順勢而生、順應市場的理念相同。
總結:縱觀整個行業,除了外部整車品質、硬體安全等等,越來越多的車企向更智能,更科技化的方向發展,正由"硬件定義汽車"邁向"軟件定義汽車"這也是全新BEIJING的概念。全新品牌也將于10月15日在中華世紀壇發布,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