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查找微博關注記錄_怎么查找微博以前關注的人
這是小賢的第39篇原創文章
作者 | 小賢編輯| 小軒
來源 | 小賢(ID:eshiyiblog)
大家好,我是小賢。
最近有很多同學問我,微博如何認證? 如何驗證今日頭條賬號的真實性? 今天,我們系統地講一下如何在短時間內通過微博興趣認證和今日頭條的優質創作者認證。
01
驗證自媒體賬號的好處
在我看來,認證微博、今日頭條賬號,遠遠不止是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那么簡單。 賬戶認證將帶來兩大好處,一是信任和背書,二是享受平臺給予的政策支持。
信任背書是官方給予的稱號。 認證后,您的賬戶主頁與大多數賬戶明顯不同。 官方還在平臺各個推薦位置大力推薦經過認證的用戶,并給這些用戶貼上“優質內容”的標簽。 為了吸引更多用戶閱讀,人們更傾向于閱讀認證用戶的內容。
平臺的政策支持是官方給予認證用戶的激勵,鼓勵認證用戶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這些包括但不限于更多推薦、更多曝光,甚至現金支持。
比如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用戶加入V+會員體系后,可以開設自己的原創專欄,提供付費閱讀,實現知識變現。 今日頭條的萬元計劃和青云計劃,只要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就可以獲得官方現金獎勵。
因此,注冊自媒體賬號后,獲得認證就是一個“效率”的問題。 內容生產能力的提升需要時間。 除了保持高頻輸出之外,還需要不斷的外部推動。 與付費推廣或聘請大明星相比,推薦和獲得認證是一個成本相對較低的渠道。 不用花錢就能得到官方推薦。 最重要的是,申請認證并不是那么困難。 通過遵循一定的規則和技巧,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一目標。
02
如何假裝你有內容創作技能
在武術的世界里,速度是制勝的唯一途徑。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內容生產靠的是速度。 這是一個信息快速的時代。 熱點發生后,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輸出內容,誰就會獲得關注。
最早的自媒體可能是博客。 在博客之前,有一個傳統媒體時代。 報紙和雜志都是用紙印刷的。 很多9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沒有給報紙雜志投稿的經歷。 紙媒體時代的內容需要經過層層編輯。 審查和修改不一定會被采納; 但在自媒體時代,只要注冊一個賬號,就可以發布。 你是內容的發布者和審核者,內容發布的門檻大大降低。
這個門檻降到多低? 今天在今日頭條經常看到一句話:“標題是一句話,內容都是編的”。 當然,我并不是鼓勵大家編一些垃圾內容。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1)自媒體內容門檻低,即使將內容拼湊起來也能獲得很好的閱讀效果。 如果你精心制作出有根據、有邏輯的內容,你就不用擔心閱讀效果不夠。 新媒體的寫作水平無法與紙質媒體相提并論。 只要你提供價值,觀點清晰,即使文筆稍差,也不會影響閱讀。
2)文章的閱讀量實際上就是標題被打開的數據。 標題決定打開率,內容決定傳播率。 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會吸引讀者點擊,但文章的轉發和分享取決于內容。 內容是否可讀,是否觸及讀者的痛點?
內容創作能力實際上是搜索信息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一個熱門話題誕生后,能否快速收集素材,通過數據分析快速寫出文章,將決定你的文章是否會被閱讀甚至傳播。
接下來我重點講一下如何快速收集微博和今日頭條賬號的寫作材料,然后在短時間內獲得賬號認證的實用策略。
03
如何使用今日頭條進行微博認證
微博認證有兩種,一種是個人認證,一種是機構認證。 本文所說的認證特指個人認證。 事實上,很多企業的品牌微博也會使用個人認證。 與機構認證相比,個人認證更容易擬人化。 比如雕牌洗衣液的@diaoxiong,通過短期的IP運營,已經成長為領軍企業。 (當然雕牌官方其實投入了大量的官方信息流廣告和推廣,真的是花錢打造的IP。)
微博的個人認證體系相當豐富,包括身份認證、自媒體認證、故事名人認證、興趣認證、超話認證……
經過親身測試,“自媒體認證”,即“頭條文章作者”認證的門檻相對較低。 我們先來看看頭條文章作者認證的條件:
其中,“固定領域持續貢獻內容”,官方解釋為:用戶發布的頭條文章、視頻或問答內容的領域與用戶申請微博自媒體選擇的領域一致,并保持穩定的發布頻率。
這其實是一個定位問題。 當你注冊微博賬號時,你打算發布什么內容?你會把它定位在什么領域? 通常我們所說的領域,是指內容的一級分類。 內容的第一級分類無非就是社會、科技、教育、時尚、娛樂、軍事、歷史等。
我選擇了“娛樂”類別。
確定領域后,需要明確該領域認證需要完成的指標:
20篇頭條文章/10個微博視頻/20個140字以上的問答
我們要對頭條文章的作者進行認證,所以您只需發表20篇頭條文章即可申請認證。
接下來我們要解決頭條文章內容的來源問題。
這就需要用到一個素材神器——今日頭條APP
今日頭條基于機器算法分發內容。 后臺算法會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不斷向用戶推送相似的內容,以達到讓用戶上癮的目的。
了解了今日頭條的產品邏輯后,我們只需要喂食今日頭條APP,算法就能源源不斷地向我們推薦大量同一領域的熱門內容。
怎么喂養它呢? 只需要從微博熱搜榜中搜索某個名人的熱門話題,用這個關鍵詞在今日頭條APP上進行搜索,然后假裝成真實用戶閱讀即可。
在閱讀了一定量的娛樂內容后,你的今日頭條APP首頁推薦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娛樂內容。
此時,您只需將今日頭條APP上的熱門內容移至微博頭條文章即可。 連續10天每天發布2篇頭條文章,基本滿足認證資格。
這里需要理解一個概念,“原創”。 所謂原創,是指首次出現在某個平臺上的內容,會被該平臺判定為原創。
很多娛樂內容的文章沒有版權,尤其是有關娛樂行業的懷舊文章。 它們已經很老了并且分散在互聯網上。 無法確認它們是真是假。 不過,人性都喜歡懷舊,所以可以看看娛樂圈的懷舊文章。 首先將文章直接移至微博頭條文章。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今日頭條APP雖然是機器算法推送的,但本質上是經過真實用戶測試的數據。 一篇文章發布后,機器會根據相關用戶的閱讀行為數據,首先嘗試將其推送給小范圍內的相關用戶,比如點擊文章、點擊點贊、評論等數據。份額決定是否繼續推送給更多用戶。 因此,今日頭條APP上的熱門文章也是通過真實用戶的閱讀形成的。
在今日頭條APP上數據表現好的文章,在微博上的表現也不會差。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好的文章也能被一萬多人閱讀,但也有閱讀量比較差的文章。 您將看到今日頭條APP文章在微博上的實際閱讀情況。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04
如何使用微博驗證今日頭條
頭條文章作者認證成功后,微博賬號將擁有一個重要功能,“添加關注繼續閱讀功能”。 也就是說,如果使用這個功能,只會顯示文章的前50%,用戶需要關注作者。 ,閱讀文章后半部分。
▲微博關注繼續閱讀功能
根據微博規則,凡是粉絲數在2萬以下的頭條文章作者都可以使用該功能,通過頭條文章快速吸引精準粉絲。 當然,當粉絲數超過2萬時,“只有粉絲可以閱讀全文”的復選框就會消失,該功能將不再可用。
因此,今日頭條文章作者成功認證后,會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從今日頭條APP轉移懷舊娛樂行業文章,首先增加粉絲數。
這個功能的好處不僅在于可以為微博帶來粉絲,更重要的是,一旦粉絲達到一定程度,微博就有了數據分析的可能性。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捕獲大量的用戶偏好和用戶行為。
這時候可以用認證微博的思路來認證今日頭條。 也就是說,將微博上用戶行為數據表現好的內容轉移到今日頭條的微頭條上。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我給今日頭條選擇的領域是“優質科技領域的創造者”。
具體策略是從微博互聯網領域分類中尋找主題,然后撰寫即興評論并用主題詞發布。
微博各個領域的話題入口都比較深入。 以“互聯網”領域為例。 具體路徑為:
點擊“發現”,點擊“更多熱搜”,微博話題類別在“話題列表”第20到21位之間,有橫切,點擊“更多”,“互聯網”類別在最上面在導航欄的右側,因此將導航欄向左滑動。 這么隱蔽! 正因為它的隱蔽性,普通用戶不可能輕易找到這個入口,并通過這個列表繼續輸出話題。
之所以要先在微博上試錯,是因為今日頭條APP是機器分發的。 如果您直接發布內容,一旦出現低用戶行為數據,系統將判定您的賬號為低價值賬號。 微博認為,持續低用戶行為數據將導致頭條內容不利于完成認證考核指標; 如果數據好的內容提前在微博測試,直接轉發到微頭條,審核速度會加快。
因為我平時會寫一些互聯網技術的短評,所以在完成了創作者的申請要求后,我把自己微博上閱讀量超過3000次的內容全部搬到了微頭條上。 歷時7天左右,通過優質技術領域創造者認證。
05
更多寫作素材渠道推薦
第2部分提到了如何假裝有制作內容的能力。 我再次重申,新媒體寫作與傳統寫作有很大不同。 新媒體寫作不在于寫作風格和修辭,而在于觀點和內容。 您在社交媒體網站上發表的文章觀點新穎、內容獨特,值得一讀。
很多同學可能還缺乏信心。 如何拓展寫作素材渠道?
這里推薦5個我常用的寫作素材渠道:
1)從你自己的經歷和周圍人的經歷開始
當你找到一個主題時,不要急于尋找材料。 仔細想想你以前是否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或者問問你身邊的朋友或同事?
仔細觀察許多有影響力的人寫的文章。 他們會從自己的經歷開始,然后我們就會感到特別的同理心。 這些事都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上。 其實,并不是大V的身份讓我們對他的某段經歷產生共情,而是真實的經歷讓我們共情。
嘗試這樣開始: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有過……
我的一個同事有一次...
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料庫。
2)微博評論區
微博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網絡事件搜索引擎。 如果您看到朋友圈發生了什么事,您可以先去微博核實,然后發布到朋友圈,完成申訴。
微博的評論區也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庫,尤其是大V的評論區,熱門評論里往往充滿了精彩的名言。
3)知乎話題亮點區
知乎是中國最大的社交問答平臺。 它是按主題分類的。 如果你想選擇主題,可以直接搜索,通常會有相應的主題。
知乎話題的精華區之所以是精華區,正是因為認同它的人非常多,很多有趣的觀點都會出現在精華區。 這些意見通常會引起用戶的強烈共鳴。
4)百度百科/維基百科
當我們對某個話題感到無從下手時,我們常常會對某些專業產生模糊的概念。 百度百科/維基百科會對一些專業概念進行系統梳理,經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內容。
5)行業垂直網站/公眾號
例如,我從事社交媒體運營工作。 我通常會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梅花網、鳥哥筆記等垂直網站尋找靈感。 一些大型運營和營銷公司如運籌學會、又好之后、新邦、網易H5、攻波財經、營銷美容等公眾號通常是我寫作材料的來源。
06
總結
假裝自己有能力制作內容,就是要學會如何收集素材、做數據分析。 你了解數據的一切,用數據來驅動內容生產,而不是迷信寫作是一個人的天賦。
當你發現用數據來驅動內容時,內容生產就不再是一件特別神秘的事情了。 各大平臺通常都會一路給你開綠燈,認證并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任務。
改變運營偏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