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5系換皮帶多少錢—寶馬五系換皮帶
大家好,檢車家瑤瑤又和大家見面咯~歡迎大家收看本期二手車檢測趣事。這次給大家分享一輛標軸版寶馬5系。我們都知道,寶馬的轎車都有標軸和長軸之分,3系的標軸和長軸國內都有生產,而5系的標軸和長軸是分開制造的,長軸由華晨生產,標軸則是在德國丁格芬工廠制造,屬于進口車型。
從外形上來說,標軸的車身尺寸鐵定比長軸要小一些,后排空間也局促一些,但是尺寸更小的標軸5系因為是進口車,售價還要比長軸貴一點。這個選擇傾向就很明顯了!同樣的錢,大家肯定都買長軸呀!所以,大街上看到進口5系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買這車的車主,除了真正的寶馬粉,另外就是不怎么看重預算的,也就是不差錢的,就要享受進口車待遇的。
今天的客戶既不是真正的寶馬粉,也不是不差錢的主兒,他可能就是想節約預算。他看中的這輛車是2011款寶馬535i,已經有十個年頭了,德系車上了年份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毛病,所以客戶約了瑤瑤來做個全面檢測,車況知根知底,以后用車也心里有數。
客戶約的是下班時間,到了車行天色已經傍黑了,時間緊,任務重!瑤瑤打了招呼就開始今天的任務!
車型年款:2011款 535i 領先運動型
出廠時間:2010-10
上牌日期:2011-02
表顯里程:164811KM
廠商指導:67.76萬
車行報價:18.6萬
檢測地點:遼寧大連
從車頭開始看起,前保險杠邊沿摸起來有毛刺和粗糙的顆粒感,不符合原廠做工,里面的固定螺絲也有拆卸擰動特征,瑤瑤猜測保險杠更換過了。
根據瑤瑤五年的檢測經驗,5系的原廠外觀車漆厚度在140μm上下,而這輛535的發動機蓋漆面厚度明顯偏高了,數據達到了321μm,可以確定機蓋有二次噴漆。
為了判別里側的情況,瑤瑤打開了機蓋,發現機蓋的固定螺絲存在雙向受力的拆卸擰動特征,里側粘貼VIN碼的標識不見了,而且里側也有后噴漆的跡象,符合更換新配件的操作,這樣就可以確定機蓋有更換。
左前葉子板的車漆厚度也不正常,這次不是數據高了,而是偏低了,僅僅只有96.2μm。而且葉子板表面肉眼可見噴漆后殘留的顆粒及沙眼,說明葉子板噴漆了,噴漆之后漆面厚度還這么低?不符合常規邏輯。
撬開葉子板內部壓條,觀察固定螺絲發現螺絲動過了,而且是雙向受力,不只是單單的緊固,看來葉子板也更換了。
有的朋友就看不懂了,這兩個部位都更換了配件,為什么一個車漆厚度偏高,而另一個車漆厚度偏低呢?瑤瑤在這里解釋一下,車漆厚度偏高有可能是換件之后多次噴漆的結果,也有可能是更換的拆車件,而拆車件的顏色可能不一致就需要再次噴漆改色,車漆厚度就高了上去;而車漆厚度偏低則說明換的是新配件,新配件一般是沒有顏色的,需要噴涂顏色上去,而外面的修理廠包括4S店都比原廠少了一道電泳層的工序,所以新配件的漆面厚度都偏低。判斷配件更換與否,需要外部與內部綜合來看,不只是單純看漆面就可以下結論的。
左邊兩個車門的漆面厚度分別為724μm和1630μm,都比較高,已經達到了鈑金修復的范圍,就是配件有磕碰變形的時候,先鈑金敲打恢復原狀,然后打膩子抹平表面,再噴涂油漆。因為加上了膩子的厚度,所以漆面測出來就比較厚。看了兩個車門固定螺絲都是原封未動,說明只是鈑金噴漆,沒有更換配件。
左后葉子板靠近車門下部的位置也存在鈑金修復的情況,漆面厚度最高有865μm,但葉子板內側包括左側車身ABC柱及上下邊梁等結構部件并無異常,不存在切割燒焊的情況。
后保險杠縫隙內肉眼可見飛漆痕跡,而且內部發現新舊色差,固定螺絲也拆了,確認后保險杠更換無疑。
后備箱蓋檢測下來沒有發現異常,漆面厚度在128μm左右浮動,同時表面無噴漆痕跡,見到原車漆實屬不易。后保險杠更換,但后蓋并無異常,初步可以排除后部的嚴重追尾事故。
右后葉子板底部同樣鈑金噴漆了,漆面厚度最高達到了1167μm,但內部骨架并無異常。這個位置與左后葉子板鈑金的位置極其相似,說明這個部位比較容易剮蹭,大家平時開車需要多注意。
右側兩個車門都有更換,跟左前葉子板一樣,車漆厚度偏低,車門固定螺絲和限位器螺絲都有拆卸。既然車門更換了,我們就要注意內門框和兩側ABC柱以及上下邊梁這些車體框架結構有沒有損傷。
結果還不錯,沒有異常的數據出現,肉眼也沒有發現切割打膠痕跡。只要車體框架是完好的,配件更換影響不大。
右前葉子板漆面厚度只有36.7μm,低于正常標準三分之二,而且固定螺絲拆過,瑤瑤我想不用再解釋了,直接確定更換。
2010年出廠的車輛,后風擋玻璃卻是2018年制造的,晚于車輛出廠時間八年,同時玻璃密封膠不規整,確定玻璃更換。外觀檢測完瑤瑤被驚到了,外觀覆蓋件70%更換,大大小小的外傷也不少,雖然車體結構件并無大礙,但給人傷痕累累的印象,這原車主開車技術很一般呀!
發動機艙內布滿了灰塵,看到了二手車該有的模樣。里面是一臺3.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306匹,最大扭矩400牛米,匹配8AT變速箱,6.1秒破百,非常給力的性能。
外觀檢測結果不理想,機艙周邊覆蓋件全部更換,接下來就先對機艙結構件進行檢測,兩側葉子板加強梁及減震塔峰沒有異常,漆面厚度符合原廠工藝標準,表面無褶皺敲打痕跡,結合處的密封膠也不存在二次粘打跡象,說明車頭兩側的剮蹭磕碰并不嚴重,并沒有傷到里面的結構部件。
兩前大燈的制造日期分別為2012年和2017年,都晚于車輛總裝出廠時間,后期更換的無疑。
透過縫隙觀察前保險杠支架固定螺絲有拆卸痕跡,綜合目前的情況來判斷,更換的可能性極大。
好在兩前縱梁并沒有異常受損修復,也沒有彎曲褶皺的現象,周邊零配件均保持了原車出廠的狀態,這就說明前部的碰撞不是非常嚴重。如果縱梁受損的話,這臺車就真的沒有再繼續檢測的必要了。
機艙前部水箱框架上橫梁拆過,不過水箱、風扇和冷凝器都是完好的,出廠日期為2009年06月,符合原車出廠程序,而且沒有碰撞損壞痕跡,固定螺絲無拆卸。
機艙結構部件沒什么大問題,下面開始檢測發動機主體。首先氣門室蓋固定螺絲拆卸,出廠日期顯示為2017年,后更換的。更換氣門室蓋一般都是漏油導致的,屬于正常的維護保養項目。
進氣岐管和噴油嘴同樣拆過,但沒有更換,瑤瑤估計是清洗積炭拆的,當然也不排除分解維修發動機的原因。具體有沒有維修發動機?我們繼續往下看。
發動機側面的排氣岐管沒動過,正時側蓋也是原廠狀態,這就排除了發動機分解維修的可能性。
發動機前部皮帶及漲緊器拆過,觀察配件存在新舊色差,明顯后更換的。
通過機油加注口觀察發動機內部沒有發現積炭和油泥,目前保養程度還算可以。同事觀察內部正時鏈條軌道螺絲也沒有拆卸痕跡,進一步確定發動機沒有分解維修。
剎車油和防凍液目前處于過度損耗狀態,需要進行更換;電瓶目前電量偏低,建議不要對車輛進行長時間停放,否則會進一步降低電池壽命。發動機艙總體沒有比較嚴重的問題,僅是一些正常年限的常規保養,以瑤瑤的判斷是可以接受的。
來看內飾,風格與長軸5系無異,配置上大差不差,后排沒有長軸寬敞,但家用也足夠了!目前車內沒有沒有明顯的異味和臟污,看上去成色還可以,只不過方向盤的磨損有點兒厲害,都擼出了包漿,跑了16萬公里,差不多是這個樣子。
首先儀表臺總成及底部轉向柱固定螺絲原封未動,底部地毯內沒有泥沙混入,金屬骨架沒有異常的銹蝕痕跡,初步可以排除水泡嫌疑。
座椅固定螺絲同樣原封未動,座椅底部滑軌及縫隙內沒有銹蝕打磨痕跡,進一步確定此車非水泡車。如果內飾進水的話,一般的操作都會拆掉座椅清理積水。
全車安全帶均為2010年10月制造,安全帶拉伸鎖止功能正常,螺絲不存在拆卸擰動特征,根部沒有發霉現象,排除了重大事故安全帶鎖死更換的情況。
后備箱兩側流水槽沒有褶皺敲打修復痕跡,漆面厚度符合原廠標準,后備箱內飾板無法拆卸,待會兒底盤升起來的時候再觀察備胎坑及后圍板。
車輛啟動后儀表盤無異常故障燈,借助診斷儀檢測車輛電腦板、線路和傳感器,結果顯示存在多個故障代碼,有保養方面和燃油過低的故障,建議保養后再重新進行檢測,德系車一般故障碼會比較多,因為一個故障也會牽扯出其他故障。
在后臺的配合下瑤瑤調取了此車前期在4S店的維修記錄,里面沒有大的事故維修資料,最后一次進店是2019年05月份,當時上午公里數為14萬多公里,根據年行駛里程推斷現在16萬公里基本符合。
靜態檢測下來,大問題是沒有的,小問題比較多,隨后進行動態路試檢測。是不是一匹好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因為路試不允許拍照,瑤瑤就簡單歸納一下路試的情況。此車綜合表現良好,發動機變速箱工況正常,整車無松散異響,包括底盤表現也是中規中矩,只不過方向向右跑偏了,后期需要做個四輪定位和動平衡。
順路將車開到事先約好的修理廠上架檢查底盤。車輛緩慢升起來之后,打眼望去底盤非常規整,沒有嚴重的拖底和漏油現象。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掛配備,兼顧了行駛質感和乘坐舒適度。
先來看四個懸掛,前部上擺臂和下擺臂成色較新,而且固定螺絲的拆卸痕跡明顯,不用說后更換的。后部懸掛則是原車狀態,固定螺絲均沒有動過,也沒有托底變形的情況,只不過是后期需要對部分膠套進行更換。
發動機兩側機腳螺絲拆卸,底部制造日期顯示為2017年,機腳墊時間久了就會磨損松動甚至破裂,造成發動機抖動噪音,維修的方式就是更換機腳墊,也屬于正常維護。
發動機底部元寶梁固定螺絲拆了,但元寶梁膠套并沒有更換,寶馬更換發動機機腳是必須拆元寶梁的,否則無法進行操作。
發動機變速箱并沒有分離,發變主體也沒有拆卸分解維修,僅是發動機油底殼有過拆卸,目前還存在滲油的現象,對于十年車齡的寶馬來說,這么一點滲油已經很好了,后期更換發動機油底殼墊就可以搞定。
從底盤觀察渦輪增壓器發現油管存在滲油的情況,不過問題不大,后期更換油管就可以解決。
變速箱尾部機腳并沒有拆卸痕跡,目前為原車出廠狀態,縱置發動機布局的話,變速箱機腳不拆,發動機和變速箱是無法進行吊裝的,與橫置發動機有所不同。
尾部防撞梁與縱梁結合處螺絲沒有拆卸,縱梁整體沒有彎曲褶皺變形的現象,基本上排除了嚴重的追尾事故。
全車四條2018年更換的輪胎目前處于正常磨損狀態,入手后無需更換,還可以繼續使用大幾萬公里。
檢測結束,梳理一下存在的問題:
1.外觀:前保險杠更換噴漆,機蓋噴漆更換,左前葉子板更換,左前門鈑金噴漆,左后門上邊梁噴漆,左后門鈑金噴漆,左后葉子板鈑金噴漆,后擋風玻璃更換,右后尾燈更換,后保險杠更換噴漆,右后葉子板鈑金噴漆,右后門更換,右前門更換,右前葉子板更換,油箱蓋噴漆拉繩損壞;
2.機艙:機蓋拆卸,鎖塊拆卸,穩定桿拆卸,大燈更換,水箱上橫梁及前部穩定桿拆卸,氣門室蓋更換,進氣歧管拆卸,噴油嘴拆卸,節氣門拆卸,進氣軟管拆卸,渦輪油管漏油,發動機機腳更換,漲緊器及皮帶更換,剎車油含水量2%,防凍液需更換,電瓶電量低;
3.內飾:主副駕駛座椅氣囊召回更換,副駕駛手套箱拆卸,后排座椅損壞,儀表臺護板拆卸,煙灰缸損壞,OBD電腦檢測車身系統存在多個故障碼;
4.路試:方向跑偏;
5.底盤:輪胎更換,上下支臂更換,豎拉桿拆卸,元寶梁拆卸,發動機機腳更換,油底殼拆卸漏油,機油散熱器拆卸更換傳感器,發動機變速箱結合處漏油,發動機曲軸皮帶輪拆卸,前杠鐵拆卸。
總體來說這輛535整體車況一般,無大事故無水泡無大修無調表,外觀覆蓋件更換的比較多,但沒有傷及車身骨架;需要整備處理的小問題也有點兒多,但都是正常年限應該出現的;如果可以接受的話,這些問題可以在價格談判上有所體現。
瑤瑤在后臺查詢了同款車型的近期成交記錄,大概行情在16萬左右,想到近70萬的新車價格,十年時間掉到16萬,平均一年貶值5萬的節奏。縱然如此,進口標軸5系的保值率還算是高的,同期3.0T的奧迪A6是賣不到這么高的。今天這臺535賣家報價18.6萬,明顯比行情高了很多,而且車況并不是那么完美。二手車講究一車一況、一況一價,不同的車況價格肯定不一樣,這個價格客戶也不能接受,比心理預算超出了很多,車況方面雖然大問題沒有,但客戶心里也不是很過意的去,而賣家最多只讓六千,最終因價格沒談攏客戶放棄了此車。
好了,今天的檢測分享就到這了,我是檢車家瑤瑤。喜歡就贊、不喜歡就噴。我修車多、讀書少,寫的不好,請大家多擔待。檢車家,愿做你最懂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