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實多極護0w40適合什么車-嘉實多極護0w40機油怎么樣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披風少年
最近比亞迪的車子真的火了一把,微博抖音上除了宣傳DMI車型的視頻外,剩下的都是準車主們等車的牢騷了。趁著這個熱度,我這個拖延癥患者終于下定決心寫這篇文章了。這篇文章我將從購車考慮到用車體驗進行一個梳理。
漢DM是我目前的第三臺車,小弟人生的第一臺是之前寫過的福克斯RS,當時憑著一腔熱血和對性能車的熱愛,18年不顧家人和親戚的反對購入這臺2.3T的手動擋小鋼炮。劈彎,拉高轉,放炮帶來的感覺確實不要太爽,不過車空間確實小了點,本人172的身高,坐在后排膝蓋都能頂到前排靠背,后排乘坐體驗真的不行。動力是到位了,欠缺了家用車的很重要的空間這一點。第二臺車也索性提上了議事日程。
性感的小臀臀
手動擋必須從娃娃抓起
19年上半年東看看,西看看,預算也只有20出頭了,這次充分考慮了家里人的意見,買一臺SUV。對動力和操控有要求的我,車子的加速能力和操控性不能拉胯,而當時這個預算,能選擇的車型其實并不多。BBA基本上緊湊級別的SUV辦完都奔30出頭了,考慮日系品牌的辣雞動力和蜜汁高價格直接忽略了,剩下的只有看德系大眾、美系以及國產車型。其實一開始挺看好領克01,四驅版本也剛好在預算范圍內,不過家里人表示反對,所以這次買國產車的心愿就沒能實現。隨后又去看了美系,那個時候銳際還沒上市,符合預算只有福特那臺老掉牙老翼虎,雪佛蘭探界者RS,像銳界,XT5這類車型直接超預算了。大眾的途觀L不好看而且價格虛高,家中親戚有臺老款的頂配途觀,配二代EA888發動機,那個內飾讓我真心不想再買這個車。而探界者RS其實感覺可以,但是一試駕后發現這臺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很奇怪,加速能力完全不像一臺260匹馬力車子該有樣子,然后就是車型由于出來了一段時間了,內飾確實有點落伍了。
于是繼續持幣觀望,這個時候在某乎上無意刷到了斯柯達的柯迪亞克GT,文章主要提到了0-100加速6.5秒。一看這個車加速能力竟然這么快,但是網上這款車的介紹真的太少了,只有幾個沒有什么流量的車評人介紹,然后我跑就去4s店看車去了。見到實車,確實感覺很不一樣,有棱有角的車燈,性感的臀線,不那么溜背的溜背,說實話,外觀整體比途觀L好看太多。只是因為品牌是斯柯達,不是大眾標,無論從市場定價高度和火熱程度,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也可以看得出國內大部分用車群體對于品牌的偏執。家里第一臺車是12年的斯柯達明銳,1.6L自然吸氣的發動機雖然動力平平,不過是真的耐操,油底殼頂凹了還堅持開了5年多,所以對于斯柯達這個品牌的車還是有比較高的信任度的。于是回來后仔細查了一下車輛的配置后,發現這車性價比是真的高:同為EA8888發動機+DQ500變速箱+四驅的動力總成,比途觀L便宜了2-3w左右,而且當時查到的這臺車的中保研碰撞成績比途觀L還好。在等了漫長的半年之后,19年12月初以23w價格最后入手了次頂配。本來想提車后寫文章的,一直拖延,懶了整整一年,都沒寫它。
拌鬼臉笑一個
尾燈棱角是真的帥
側面其實挺魁梧的
內飾一股大眾味
這臺車很好的解決了家用車使用空間的問題,后排是真的大,后備箱是真的能裝。尤其是后排放倒后,直接塞過一個沙發的妃位。車子的動力響應挺不錯,尤其是掛到M檔和S檔,超車很是跟腳。操控性也挺好的,這車調教得偏運動,不過馬牌輪胎的抓地力還是要差一些,劈彎時略有滑移。不過因為成本限制,這個車的缺點也比較明顯,一個就是發動機艙的聲音比較大,座椅略略偏硬(不過長時間乘坐舒適性仍然較好)。還有就是雙離合的通病,在堵車的時候有時候變速箱1-2擋來回切換會導致有頓挫感。
上面兩臺車就成為了我和領導的代步車,而柯迪亞克GT也就成了家里的主力用車。但是開了一年后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油耗也蹭蹭上來了。兩臺車都是喝95號汽油,福克斯市區里面13-17的油耗,柯迪亞克市區9-11的油耗,所一個月的油費輕松破2000+
,成為了加油站積分拿禮品的常客。
兩臺燃油車用的嘉實多極護超豪的0W40,換機油用力魔發動機清洗劑,定期加DDR,另加力魔的陶瓷抗磨劑保護發動機。
老車煥新春
車漆護理必須化學小子全套堆疊
洗個機艙啥的
我也樂在其中,不過用車成本一下子上來了。只有想辦法砍了,洗車成本必然不能動的,那只有從油耗層面下手了。
這個時候國產新能源發力了,于是想了一個把使用成本降下來的理由
再買一臺車。所以20年底就把目光轉向新能源車型了。其實最開始關注的并不是比亞迪,而是理想ONE,還去試駕了。體驗真的不錯,6座版本很是喜歡。那四塊屏幕的內飾以及整車的行駛品質真的挺對我胃口的。但是考慮到這個價格和這個品牌的成熟度,猶豫了。這個期間路過BYD的4S店,走進去看了一看,一下子被頂配唐DM吸引了,于是趕緊試駕一把,當全油門的時候,心想臥槽,這加速比RS快!由于平時開RS經常全油門所以我還挺適應,反而是銷售嚇得不輕。
試駕理想ONE
前臉真的不錯
唐DM雖好,但是臺SUV,七座的空間跟理想ONE比起來有點雞肋。然后上面兩臺車開著坐起來的感覺仍然像是端著方向盤在開,典型的SUV車型坐姿。而本人更喜歡轎車的坐姿,躺著開車的感覺。當時在比亞迪4S店只看到了漢EV的展車,并沒有看到漢DM。結果過了一陣子后,朋友買的漢DM到了,上手開了一把,一個感覺,真香。隨后直接去了4S店,盲訂了次頂配的漢DM。銷售告知只需要等一周,結果硬生生等了一個月,車雖然是好車,但是比亞迪的服務水平確實有待提高,車子到店后都是我自己上手用自帶的雪崩洗車液洗的車。
新車到店
寒酸的提車
還沒摘套
接下來就是走驗車,上戶的流程。這里還出了一個小插曲,警察看發動機號的時候,發現車子發動機號和原車自帶材料不一樣,由于等車很久了,又遇到這種事情,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很生氣,隨后一想如果是真的話,那就是退一賠三了,所以一直在旁邊看戲。不過事后發現是警察看錯地方了,鬧了一個烏龍。
核對發動機號
不喜歡這種捂的嚴嚴實實的
驗車當天很熱,所以我開著空調在車里面把玩車機系統,這個時候兩位大叔一直圍著車子看,所以邀請他們上車后片來體驗了一把。他們上車后首先表達對這個車內飾的喜歡,尤其是中間那塊大屏幕,他們表示導航用大屏真的不要太爽。大叔們下車后,我把座椅放倒繼續吹空調,這個時候電量消耗功率只有1kW,比起燃油車,不用啟動發動機吹空調的感覺真的舒服。而且關閉空調后,不會有發動機艙的熱量里面傳到駕駛艙來。
性感的腰線
座椅躺倒很舒適
自定義壁紙,夏日清涼
接來下就是充電樁的安裝了,從電井到車位,比亞迪官方只免費送30米,超出部分按照一米45元進行計費。我車位到電井的距離是75米,所以多付了2000左右。這之前,我本人早早準備好了充電箱,配電盒,空開和吸頂燈。在安裝的時候,一并委托師傅進行了安裝。我也親自上陣,爬行架和電井,幫著師傅一起扯電線。從早上10點,三個人一起忙到下午3點才結束。
電井引線
電纜走線
充電箱
加裝空開
由于車位比較暗,在裝充電樁時順便委托師傅安裝了夠買的吸頂燈。擦車的時候,就能夠在更加明亮的環境下查看車漆狀態了。
安裝100W吸頂燈
安裝充電樁的同時,也給將車子送去貼膜,原廠車漆白色偏冷色,而且車漆里面反光顆粒較少。因此選了一款白色的改色膜,保護原車漆的同時,還更加閃亮。手機拍出來有點偏黃,改色膜顏色和原車漆色溫基本接近。
原車漆
貼完膜后在燈光下的效果
這臺車是前軸是發動機+變速箱的驅動形式,后軸是單電機的動力配置,在我眼里這就是一個縫合怪的樣子,哈哈。不過這種方式,恰恰取長補短了。如果在市區里面的短途出行,通勤的話,可選擇EV+ECO或者EV+SPORT模式,此時就是后輪電機驅動,變成一臺純后驅車。純電下動力能做到8秒以內,市區內就完全夠用了,電池充滿電標稱純電續航是81公里,如果駕駛人員開得溫和的話,續航可以做到70+,不過我這只高能耗腳只能開到60+左右。由于是后驅狀態,且電機這種扭矩輸出特性,在雨天的時候,大腳油門變道超車可能會甩尾,別問我怎么知道的,畢竟一個兩噸多的家伙甩起來挺麻煩的
。所以雨天的話,可以將檔位設置在HEV模式,讓發動機介入,保證前輪有驅動力,車身會穩定很多。實在是想用純電的話,就EV+雪地模式,不過此時電機輸出動力被限制的厲害。最后就是HEV+SPORT模式,滿載跟一臺S5干過,前段竟然不輸,后段就被吊打了,哈哈哈。
由于車身底部是電池,所以整車的重心很低,行駛起來很穩。不過畢竟價格在這里,感覺由于車身太重,導致懸架的減震彈簧負擔很重,過坑和減速帶的時候,有點拉不住車身的起伏,車子會晃悠一下,不那么干脆。另外就是劈彎的話,還是這個問題,減震壓縮太厲害了。不過,還是比吹上天的神車某拉多駕駛體驗好太多了。
轎車的低矮坐姿配上軟硬適中的座椅再加上整車的空間,乘坐舒適性真的不錯。整車的雙層玻璃,隔音效果很好,行車中的風噪很小。純電模式下只有輪胎的胎噪傳進機艙,這里又要吐槽馬牌輪胎了,真的差米其林很多。有機會還是得換一套PS系列。座椅的包裹性很好,整個機艙的環抱式設計會讓人感覺很舒服,能觸碰到的地方跟另外兩臺車比起來不再是硬邦邦的塑料,而是軟性的皮質材質,不過后排座椅不能放倒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它的運貨能力。從下面三張圖比起來,說真的,國產的在內飾上真的用了心的。
這里還要順帶一提的就是發動機介入的聲音問題。純電狀態下,發動機是不工作的,但是當電量低于SOC設置值或者HEV模式下,發動機介入就會有一定的聲音。這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發動機的不工作到突然介入會形成反差,讓駕駛人員和乘車人員覺得有點不舒服。一開始我以為是車子發動機噪音大,后來我把另外兩臺車拿來對比之后,發現漢DM的發動機聲音是他們三個之間最小的。不過這臺發動機介入后轉速還是比較猛,動不動可以上2000。
其實這是我當初考慮漢DM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漢EV外觀確實更帥,但是又里程焦慮。如果出個遠門還要看續航和找充電樁這是我不想要體驗,而且純電四驅版本價格也將近30了,代步車感覺不太值得。而漢DM如果電池用完了,還可以加油行駛進行充電,雖然油箱有點小只有40多升,但是應用場景一下子就廣闊了很多。而且更重要是的價格便宜了很多。漢DM充滿電加滿油目前顯示是590公里,實測下來,可以跑到570-580左右,加上這個動力體驗所以這個誤差我個人是完全能接受的。
目前用車一個月,這個車市區主打市區通勤用,這個月的用電費用不到130元。整體用車成本確實降了很多,考慮先前的用車成本的話,相當于白得一臺車(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算是物盡其用了。
超愛這個中文字符
音箱罩子這塊還需要下功夫,手感有點粗糙
性感臀部
最近比亞迪漢DMI也出來了,刀片電池也更加安全,不過動力應該有一定程度的削弱。這是人生的第一臺國產車,目前用車體驗感覺挺不錯的,感謝像比亞迪這樣的國內車企給我們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選擇,不用再去被迫選擇加價減配的大眾,不用再選擇加價簡配動力弱雞的日系車,作為90后沒有6070后的品牌包袱,開這個車給我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自豪感。最近EA1也要上市了,比較期待,有機會換車時入手試試。希望比亞迪的產能提起來,也希望國產車企能進一步提升推陳出新,也希望比亞迪的品牌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到優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