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導游詞講解;大明湖簡短解說詞
1931年,老舍先生在《濟南的秋天》中說,“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墻,環(huán)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么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
88年后的今天,這個秋天,你會怎樣說呢?就此,記者采訪了此前剛剛登上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的泉城導游義工。
“泉是活力的,城是靈動的,這里是充滿情趣的”
“泉城濟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濟南的秋天,歡迎你!”說起一句話推介,50歲的泉城導游義工張愛文脫口而出。
作為國家“金牌導游”、全國名導進課堂師資庫成員,從業(yè)28年的她堅持一線帶團,還負責課堂教學、導游詞撰寫。與此同時,泉城導游義工的身份也是她非常看重的,“從濟南職業(yè)學院到老城區(qū),公交單程2小時,只要不上課,我就盡量去做義工”。
張愛文回憶,2016年市旅發(fā)委成立泉城導游義工,首批培訓就是她做的。她介紹,這是一支從事導游義務講解的志愿者服務隊,由一批從事導游行業(yè)、熱愛公益文化事業(yè)、能夠代表濟南優(yōu)秀導游行業(yè)形象的導游員組成。主要致力于濟南文化和城市文明的承接和傳播、促進濟南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擁有189人的志愿者隊伍。每年平均組織近30次活動,累積參與人數(shù)突破萬人。“快四年了,僅我個人參與義工活動的時間,就超過200小時。”她說。
與她相比,高峰算是“半路出家”。在政府部門工作的高峰,今年55歲了。因為很喜歡到處旅游,他考了導游證。得知泉城導游義工這個公益組織,他就報名了。因為有攝影特長,他成了公益組織的攝影師,平時周六周日幾乎都被活動占得滿滿當當。“以前是自己玩,現(xiàn)在能服務大家,感覺很有意義。”他說,做義工的過程中,他也欣喜地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另一面。
他介紹,泉城導游義工在黑虎泉(含環(huán)城公園、解放閣、寬厚里),大明湖新區(qū)(大明湖南門沿湖,秋柳園、秋柳人家、曾鞏堤至超然樓),曲水亭街(百花洲、劉氏泉至騰蛟泉、張家大院王府池子、起鳳橋、芙蓉街至關帝廟、芙蓉泉),泉城廣場(泉城廣場西頭入口,泉標、荷花音樂噴泉、名士長廊、壁畫、環(huán)城公園)設立了4個義務講解服務站,此后又增設了五龍?zhí)斗照尽⒗仙滩悍照荆F(xiàn)在一共是6處公益講解服務站。下一步還將在社區(qū)設置公益講解崗位。
“秋天是泉水最美好的季節(jié)。泉是活力的,城是靈動的,這里的生活是充滿情趣的。”他頗有感觸地說,越深入了解這個城市,就越能感受它的魅力。
“作為濟南人,我深愛并很樂意和你共享濟南的秋”
“借用濟南著名文史專家、詩人徐北文先生的一句話:泉城自古是詩城。”泉城導游義工宰秀連說,秋風起,秋意濃,秋韻深深待客來。
中文高級導游、32歲的宰秀連是上班族,單位任務多,家里事一堆,正是忙的時候,但她自己愿意做義工,“時間擠擠總會有的”。她的語氣里有股不服輸?shù)膭艃骸в问浅鞘形幕膫鞑フ摺⒊鞘芯裎拿鹘ㄔO的推進者,從事導游工作會經歷很多挫折和誤解,她就是想從一名導游義工做起,通過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重塑導游的社會形象。回顧這幾年做義工的經歷,她坦言,從一開始不認同到現(xiàn)在廣受好評,道路有點曲折。
據(jù)介紹,近四年來,無論酷暑嚴寒,泉城導游義工的足跡遍布大明湖、趵突泉、五龍?zhí)丁⒆o城河、黑虎泉、解放閣、王府池子、老街古巷、泉城廣場等,泉邊嬉戲的人們、低吟淺唱的汩汩泉水、清冽甘美的大碗茶、街巷里玲瑯滿目的茶社、民藝坊、特色小店,都是他們的見證——
他們與本地中小學、公益組織等機構合作,廣泛深入開發(fā)了系列公益活動主題線路,包括百花洲魯繡、洪傳太極、烙畫、雙石門、詠春拳等非遺文化在內的研學游,包括解放閣、西護城河五三慘案紀念碑、五龍?zhí)渡綎|省領導機關舊址等在內的紅色游,包括四大泉群探訪、泉水成因揭秘等在內的泉水游,包括游走老街巷、進入博物館,聽老濟南故事等老城文化游;同時助力提升中小學素質教育,他們還開展了中英文雙語公益講解等活動;
他們積極參與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文明旅游公益宣傳等活動,通過五四青年節(jié)、雷鋒日、旅游日以及國際冬泳節(jié)等大型賽事,在義務講解中向市民游客輸出文明旅游理念,通過將文明旅游知識融入講解內容、善意勸阻不文明行為等方式,引導大家踐行文明旅游,做謙恭有禮的文明游客,為中國加分,為泉城加分;
……
“除了這些,我們也在不斷開拓新的社會資源。”泉城導游義工金釗說,經過這幾年的積累,他們與泉城公益小天使項目組、中鐵十四局建筑公司團委、圖書館等逐步建起了共享公益資源的機制,進一步拓寬了公益活動的領域和范圍。作為濟南金木蘭導游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即便要管理一個50人團隊,她還是盡量抽出時間來做義工。“導游需要職業(yè)化,需要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希望通過做義工,能讓我和同事們都從浮躁的市場中抽身出來,靜靜心,潛心鉆研業(yè)務,讓自己成為傳播社會文明的窗口,成為展示城市魅力氣質的名片,成為傳遞濟南文化的優(yōu)秀載體。這也是10多年前我走上這一行的初心。”
推介濟南,金釗的一句話是,“作為濟南人,我深愛并很樂意和你共享濟南的秋。相信我,沒錯的。”
“濟南瀟灑似江南,是難得的有兩張面孔的城”
“濟南瀟灑似江南。”泉城導游義工、22歲的褚衍帥說,這個城市有兩張面孔,一張是車水馬龍、繁華都市,另一張是小橋流水,泉水人家,非常難得。
在去年年底的濟南市第四屆導游大賽中,小伙子獲得了“導游之星”組一等獎。他說,泉城導游義工,是對導游群體的社會認同,是值得一直做下去的“兼職”。
據(jù)悉,近四年來,泉城導游義工已成為泉城濟南的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義工隊伍中有1名義工入選“濟南市最美志愿者”先進典型,6名義工被濟南市文明辦和濟南市文旅局(原濟南市旅發(fā)委)授予“濟南市文明旅游先鋒人物”;“泉城導游義工”團體榮獲“文明旅游先鋒組織”以及“2017年度泉城旅游行業(yè)品牌”;“泉城導游義工為文明旅游加分”項目榮獲“文明旅游工作先鋒項目”等榮譽稱號;“泉城導游義工在行動”項目被評為“影響濟南年度群眾文化活動”;“泉城導游義工在行動”項目榮獲“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稱號。
褚衍帥對導游這個行業(yè)充滿信心。現(xiàn)在這個時代,大家對文旅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除了內容講解逐漸深入、細化、主題化、個性化外,還需要說學逗唱、新媒體傳播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這些都是值得去努力研究的方向。在向記者介紹濟南的過程中,他還不由自主地來了一段有關濟南的歌曲、陳小熊的《濟南濟南》,很是入耳哦。
泉城導游義工負責人表示,導游的親身感受是最接地氣的,也是最能體現(xiàn)游客意愿的。導游義工不僅是在講,也是在想,在調查摸底,在助力探尋新途徑。
與此同時,該負責人表示,為滿足社會需求和義工隊伍本身長期、健康的發(fā)展需要,他們先后制定并完善了《泉城導游義工預約方案》、《泉城導游義工志愿服務保障方案》等制度。現(xiàn)在189名泉城導游義工中,青年導游占比達85%以上。今后他們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打造這一志愿服務品牌。一是建立完善的制度。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義工招募流程、培訓制度、管理制度、考核評價制度、激勵保障制度,將進一步完善長效機制。二是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擴寬服務維度。在講解內容上求新求變,在講解泉城著名景點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文化元素,促進文化濟南的發(fā)展;拓寬服務維度,設立新的義工服務講解站,不斷擴大游覽講解范圍。三是突破單一口頭講解,增強市民游客的體驗感、互動性,如將非遺文化、老濟南傳統(tǒng)手工藝等講解與體驗相結合,使其對文化的理解更深入、更豐富、更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