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椒鳳爪屬于什么類食品、泡椒鳳爪屬于什么類別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徐莉莎
“中國有兩個原子能院,一個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一個是成立于1962年的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10月14日至15日,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主辦的民用核技術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該院黨委書記陳浩這樣介紹。
兩天里,來自民用核技術監管部門、高校、科研院所、核技術應用單位、協會團體等50多位國內核技術應用領域專家參加會議。與會專家分享了民用核技術在輻照加工、環境監測、臨床應用、核醫學、成果轉化、安全防護等領域的應用。
透過專家的分享,我們注意到,不僅是大眾已熟知的泡椒鳳爪等食品保藏領域,在核動力之外,生活中無處不見核技術。
生活中最常見——輻照消毒滅菌
說起輻照滅菌,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輻照食品泡椒鳳爪。在輻照過程中,射線穿透外包裝作用于微生物,直接或間接地破壞微生物的核糖核酸(DNA)、蛋白質和酶,從而殺死微生物,進而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
國際上通常都是采用一定強度的Co-60放射源(利用其發射出的伽馬射線)來對包括泡椒鳳爪在內的食品、農產品以及部分中藥材等進行輻射滅菌。
射線的穿透力強,可殺滅大小包裝、散裝、干貨、鮮果內部的病菌和害蟲,尤其非常適用于那些在滅菌過程中不宜進行加熱、熏蒸、濕煮處理的食品。
陳浩說,利用輻照技術進行食品保藏,有兩大好處,一方面可以在確保食品安全的情況下殺滅微生物,又對食品的風味沒有影響。
據了解,由四川原子能研究院研發的泡椒鳳爪保鮮技術,每年帶動行業經濟產值達數十億元。
水果輻照保鮮、白酒輻照陳化、輻照泡菜護脆、高價值農產品輻照保鮮……核技術在食品藥品保藏的應用已經體現到方方面面。國外對寵物食品有嚴格的衛生要求和標準。我國出口的“貓主子”“狗主子”們的口糧,也普遍采用輻照滅菌的方式。溫州、聊城等地寵物食品企業,就先后購置了6臺高能電子直線加速器,用于其自產寵物食品的滅菌處理。
據山東藍孚高能物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偉介紹,我國每年約有十幾萬噸的寵物食品采用輻照方法處理后出口。
此外,輻照技術還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用品、實驗室器材、包裝材料、化妝品的消毒滅菌。
其中一大應用領域是醫療衛生用品的輻照滅菌。目前,我國醫用防護服大多采用環氧乙烷方式滅菌,從生產完成到投入使用需要7天以上。采用輻照滅菌的方式,可以將這個時間縮短到1天以內。
去年疫情暴發初期,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就主動作為,調整劑量工藝流程,免費優先為100多萬件防疫物資如口罩、一次性防護服等輻照滅菌,為全省防疫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輻照滅菌在醫療衛生用品領域的應用,還有更大的市場前景。據相關機構統計,預計中國共有約75萬立方的醫療器械采用輻照滅菌,僅占中國醫療器械產量的10%,而在歐美國家,這一比例達到60%左右。
市場空間巨大——輻照材料改性
材料改性,被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是核技術應用最具市場價值和前景的領域。
聚乳酸材料的應用就是典型案例,這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安全可溶性材料。據陳浩介紹,經過輻射后,聚乳酸材料會由小分子變成大分子,機械強度和加工能力接近鋼,可以代替鋼板、鋼釘,一兩年后可以在體內溶解,是理想的骨折治療固定材料。
另一大類,是經過輻照改性的電線電纜。彭偉說,輻照交聯電線電纜是目前輻照加工在材料改性領域最成功的應用。
利用電子加速器產生的高能電子束轟擊絕緣層,使電線電纜交聯改性,能耐受上百度的高溫。使其在高溫環境中仍可以正常工作,不會短路起火,釋放有害氣體。
陳浩認為,輻照交聯電線電纜在汽車、飛機、船舶制造、高層建筑等方面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工業之外,輻射加工作為一項高新技術還被廣泛應用在醫學、農學、環保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個領域。
在醫學領域,常見的放射診斷技術PET/CT,就會在檢測前為人體注入核素;伽馬刀、放藥、重離子加速器等,也是常見的核醫學治療手段。
在農業領域,科學家們利用核技術影響基因突變,利用有效基因提高雜交水稻、玉米、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的產量,提高抗病性。
在環保領域,核技術被用于處理污水、處理燃煤電廠煙氣;還有實驗室在研發利用輻射技術處理污泥。
輻照加工上市企業榜上無名,四川還要加把勁
四川享有我國核工業“半壁江山”的美譽。在核工業60余年產業發展歷程中,四川在核電領域已形成了得天獨厚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已經形成集核電裝備科研、設計、試驗、制造、安裝、原材料供應、管理和技術服務的綜合比較優勢。
核技術應用無處不在,作為核工業大省的四川,在產業發展中分得了多少紅利?
記者從論壇中注意到,國內主要加速器研發和生產的重要單位,大多不在四川。輻射加工應用規模化的企業前12強,大多為上市企業,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等地,四川企業榜上無名。
四川缺技術、缺人才?專家們對此予以否定。
四川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四川大學等眾多在民用核技術領域實力強大的科研院校,優勢突出,人才集聚。
陳浩以輻照滅菌領域為例,該領域的技術和標準來自四川,但業內的6家上市公司無一來自四川。
專家認為,四川缺少的是資源整合和體制創新。應該整合院所和人才資源,形成合力,創新發展,用發展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思路來引導核技術產業發展。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名譽副理事長楊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要加強政府監管、體制機制、技術領域的創新,這樣才能夠把四川民用核技術發展上去,才能夠把四川的核技術單體優勢變為綜合優勢。
四川趕超發力的機遇仍在。彭偉認為,我國核技術應用還有不少領域落后于國際,特別是裝備制造和應用開發方面還存在短板,亟需從全產業鏈角度,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共同促進輻射加工繼續發展。
本文攝影 伏毅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