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是多少個的來源,一打是多少數量
在數學的王國里,我們知道的有10進制,12進制,60進制,甚至20進制。
但最為熟悉的應該是10進制,那為什么人類會普遍采用10進制來計數呢?
這得從我們的古代的先人來了解,日常生活中總會有借還之類的事情發生,于是就需要計數,比如我借你幾個雞蛋,就用結繩記事(在繩子上打一結代表一個雞蛋),或者刀刻計數(在石頭上劃一道刀痕就代表一個雞蛋),或者撿石頭計數(一個小石子就代表一個雞蛋)。
計數,是人類最基本的商業需求。但是繩子太稀缺,刀痕帶不走,石頭容易丟,怎么辦?
全人類不約而同地看向了自己的雙手。用手指頭呀!一個雞蛋,按下一根手指頭。又一個雞蛋,再按一根。手指頭就成了最早的隨時可以拿出來用的計算器。
但是,一個人的手指頭只有10根,第11個雞蛋怎么計數?于是古人發明了天才的計數工具——進位。10根手指頭用完了,進一位,然后再按下一輪。在進位的加持下,手指頭可以無窮無盡的使用下去。
這就是10進制的來源。
網絡圖片
那有人就問了,那還有12進制呢,我們可沒有12根手指頭呀。
我們先了解下哪些場合我們會用12進制,比如天上的十二星座,我們的十二生肖,還有點燒烤的時候,也喜歡用一打來下單,一打就是12個。為什么我們會以12個而不是10為一打呢?
這個答案,還在你的手上。
人類一只手只有5根手指。拇指的作用是配合其他4根手指頭完成抓握。拇指有2個指節,而除拇指之外,其他4根手指頭都有3個指節。現在,請你用你的一只手的拇指,指向同一只手的食指最下面的指節數“1”,接頭向上移一個指節,數“2”。再往上移一個指節,數“3”。然后,換到中指最下面的指節,數“4”,依此類推,如此把4個手指頭都數一遍,得出數字是多少?是12。
回想一下剛剛數指關節是一種什么感覺?是不是有“掐指一算”的感覺?
天啊!原來電影里那些看上去神神道道的“掐指一算”,就是在用12進制度計數啊!真是很有趣!
這就是12進制的來源。一部分人用數手指頭來計數,一部分人用數指關節的方法來計數。于是這個世界就有了10進制和12進制。
網絡圖片
那有10進度,12進制,人類為什么還有60進制呢?
比如鐘表,1分鐘是60秒,1小時是60分鐘。再比如我們常說的一甲子是60年,這又是為什么呢?
現在,我需要你的兩只手了。
你先伸出右手,逐次按下去5根手指,這是1,2,3,4,5。然后,左手拇指指向食指第一個指節,表示進位。接著,右手再逐次按下去5根手指。又是一輪1,2,3,4,5。然后,左手拇指再進位。這樣,左手一共能進多少位呢?12位。所以,兩只手聯動,就能計數5×12=60。你看看鐘表的表盤,是不是逢五進一,一共進了12次呢?
你看,人類是不是很聰明,60進制就是人類充分利用手指而發明的呀。超級有趣,對不對?
60進制有很多優點,比如,因為有多個質因子(2,3,5),所以可以以多種形式分割(2份×30個、3份×20個、4份×15個、5份×12個、6份×10個),因此廣泛用于計時和角度計算。
網絡圖片
人類把手指都用盡了,是不是還有10個腳趾沒有用武之地?會不會世界某個地方的人類發明了20進制呢?
你別說,還真有。古代瑪雅人的計數使用的就是20進制。數數時,手腳并用。
10進制、12進制、60進制、20進制……如果你的小學老師是這么教你的,你是不是有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