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資收入證明,個人工資收入證明模板
我今天在兩個群都看到這張圖,然后逛知乎的時候又看到高居熱榜第二,被激烈討論。所以別看平時網上人均自稱年薪百萬,其實大家心里面都是呵呵冷笑,可一旦有人拿出硬貨,直接就是一波羨慕嫉妒恨圖片
關于收入證明,以前是可以造假的。我買第一套房的時候月薪3000,月供3800,因為我每個月有4000-5000的兼職收入,所以能還的上。但我不能和銀行這么解釋,只好讓公司給我開月收入1萬的證明。
我相信很多人買房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但像騰訊這樣的大公司是不會配合開虛構的收入證明的,因為以前發生過有員工拿著假的收入證明反過來找公司要錢的事情,再加上現在國家查稅查的很嚴,所以圖片上這位年入251萬的哥們,肯定是貨真價實的。
稅后251萬,稅前那大概就是450萬-500萬這個區間。
這讓我想起了2016年,我有個朋友的稅單被人泄露到網上,ta當時是550萬左右的收入,納稅250萬,也在互聯網上引起轟動,把很多人眼都看直了。我之所以能確切記得是2016年,是這筆收入主要來自于前一年大牛市的提成圖片
牛市不是年年有,但程序員的收入就要穩定的多,尤其是《王者榮耀》,已經火了很多年,而且看趨勢還會繼續火下去。我之所以提到《王者榮耀》,是因為圖中提到的天美工作室,就是負責《王者榮耀》項目的團隊。
他們前幾年就好幾次出圈了,由于業績過于優秀,曾經發過100個月的年終獎。具體到今天的主角,從2012年就加入騰訊,這么多年下來就算沒有晉升管理層,單單股票和期權的獎勵就已經很豐厚了,確實是很成功的職業生涯,完全吃到了這一波行業紅利。
……
今晚既然說到了游戲行業,我再給擴展補充一下。我有一個臺中的師兄在另一個游戲大廠任職多年,之前有給我介紹過內部的運行情況。
他所在的大廠為了激勵員工的潛能,在公司內部孵化了三四十個團隊,每一個團隊都是獨立負責一個項目,所以有一點像是在公司內部進行創業。
很多人對游戲有偏見,以為從事游戲行業的都是些差生,其實不是的,公司每年都會去名校招聘應屆生,清北復交優先,再往下基本也只看全國top20的高校,學歷的話本科大都pass,招的主要是碩士。
我們那次聊天是在3-4年前,當時給應屆生開的薪資包就有30-40萬,而這只是基本收入,真正的大頭還是項目提成。
我前面不是說了有三四十個團隊嗎,那一年就會弄出30多款游戲,這些游戲他們內部會過一遍審,留下1/3,淘汰掉2/3。這些被淘汰掉的團隊基本就算這一年瞎忙活了,除了基本收入外別的沒啥指望了。
一些團隊會咬牙抱團再拼一年,一些團隊就此散了,在公司內部重新組團明年弄新項目,亦或者跳槽去別的公司謀發展。
至于留下的1/3項目,公司會利用自己的渠道資源開始往市面上推 ,但國內游戲圈的蛋糕就這么大,不可能每一個項目都火,每年最后能成的就1-2個明星項目,剩余的只能當炮灰了。
成功的那1-2個項目就厲害了,日進斗金,唰唰掙錢,公司自然也不會虧待團隊,每年獨立分發的獎金都是8位數,團隊人均幾百萬就是這么來的。
以上就是師兄給我講的,雖然時間過去了好幾年,但因為印象深刻我基本上都記的很清楚。
總之這一行競爭很激烈的,首先能進一線大廠的本身都是名校精英,公司內部考核PK,淘汰掉一大半,勝出的人還要面對市場更殘酷的競爭,最后能站在金字塔尖的也就那一小簇人。
至于底下默默搬磚,996敲碼的,是行業里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