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詞語大全200000個不重復、二字詞語大全200000個不重復
上周在幫一個用戶做保障規劃,產品和方案最終都確定了,臨近投保用戶又擔心了,連續問了我好幾個問題:
"簡保君,我聽人說網上買保險以后不好理賠呀"
"聽說理賠門道挺多的,萬一病例沒寫好會拒賠,找代理人指導會不會更好一些?"
相信這些關于理賠的疑問,很多朋友都會有。
別擔心,我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理賠那些事,讓大家明明白白買保險,真的出險了,也能安安心心快速獲得理賠。
談到理賠,有這么3個常見的說法:
1)線上買的保險理賠很難
錯誤。
首先明確一點,無論你是通過線上或者線下購買的保險,保險產品都是保險公司設計并且銷售的,只是銷售的渠道不同。
一旦出險,最后找保險公司進行理賠的,不存在哪些渠道買的保險容易賠,或者哪些渠道買的難賠這些說法。
無論線上或者線下購買的保險,只要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準備好理賠資料,理賠流程很類似。
2)大公司理賠條件寬松,小公司理賠難
錯誤。
是否賠付和保險公司所謂的名氣大小關系不大,只要投保時如實告知并且符合理賠的條件,都是可以獲得理賠的。
保險公司在定價時,就已經把理賠的成本考慮進去了,賠不賠主要看得還是合同,并不會故意放寬或者加嚴理賠標準。
而且,哪怕是一家“小”保險公司,資本量也往往非常雄厚,如果符合理賠的標準,沒理由會針對一筆兩筆的理賠款“惜賠”。
再說,保險公司都受到銀的嚴格監管,如果真的違約不賠,其實是給自己找麻煩。
3)代理人協助會比較容易獲得理賠
不太準確。
不可否認,一個稱職的代理人可以協助我們準備資料,作為我們和保險公司溝通的橋梁。
但最終理賠與否,并不是代理人說了算的,還是統一由保險公司的理賠部門裁定。代理人的作用并沒有那么大。
而且以目前國內代理人的流失率來說,真的發生理賠的時候賣給你保險的代理人還在不在這家保險公司還是個問題。
事實上,理賠已經是很成熟的流程了,我們聯系聯系保險公司的客服,在指導下自己準備材料,也不會特別麻煩。
常用的理賠材料,我在下面也幫大家整理好了,大家可以保存好哦。
很多人覺得理賠難,都是道聽途說,并沒有真的接觸過理賠。其實如果真的發生風險,理賠的流程并不復雜,大致有4步。
1)初步判斷是否符合理賠條件
出險了,先初步判斷下是否符合理賠的條件,比如壽險是賠付身故的,重疾就和大病有關系。
得了大病去理賠壽險肯定是不行的。很多人覺得保險賠付難,也有可能是沒了解清楚保險的保障責任,把保障范圍張冠李戴了。
我就見過買了壽險非要理賠大病的,保險公司不賠還怪保險公司,其實這口鍋真不該保險公司來背。
這也告訴我們,在投保前,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買的保險,起碼知道哪些情況下能賠。
如果實在弄不清楚是否符合理賠條件,也可以直接走下一步,聯系保險公司。
2)出險后及時報案
做了初步判斷后,及時報案很關鍵。
向保險公司報案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保險公司的微信公眾號、有分支機構的也可以直接去當地的柜臺報案。
最快速的方式還是撥打對應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通過保單、或者直接百度,都可以快速找到保險公司的理賠熱線。
在報案時,客服會告訴你所需要準備的資料和流程,你可以根據要求開始準備相關的資料。
資料齊全是順利理賠的前提,記得按照客服告知的情況保留好相關的資料。
3)提交理賠資料
報案后接下來就是準備相關的資料,將準備好的資料提交給保險公司。
一般來說資料的提交方式有3種:
第1種方式是電子化提交,通過app、公眾號等渠道上傳。
有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支持這種方式,目前以小額的醫療險理賠居多。相信電子化提交,也是個趨勢,未來的理賠流程會越來越簡單。
第2種方式是郵寄理賠資料給保險公司。
適合當地沒有分支機構的理賠材料提交。現在物流發達,這種方式也很方便快捷。
第3種方式是直接在當地分公司的柜臺提交。
那無論任何的險種,需要我們準備的理賠材料主要有3種:
第1種是基礎材料:比如保單、理賠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等簡單的材料。
第2種是關系或身份證明:比如像壽險或者意外身故這一類的賠付,保險金給付給身故受益人,如果是指定受益人,需要提供受益人的戶口本或身份證一類的身份證明材料;如果是法定受益人,需要提供受益人和被保險人之間的關系證明等。
第3種是醫院或者其他第三方出具的報告或證明:比如疾病確診書、死亡證明等,這也是理賠中最關鍵的材料,是否符合理賠條件很大程度就看這部分的資料。
我把四類險種常見的理賠資料進行了整理,大家可以作為參考。具體到不同公司,理賠的資料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不少資料還是通用的:
4)保險公司審核
保險公司收到理賠資料后會進行初步的審核。
如果資料齊全、也符合理賠的條件,一般3-5個工作日內,保險公司就會下發理賠通知。通知后,會盡快將理賠款打進申請理賠客戶的銀行卡中。
如果初審有問題,資料不齊全的會要求補充資料,不符合理賠條件或者屬于免責的,也會及時告知申請人無法理賠。
如果保險公司懷疑申請人騙保或者投保時可能存在帶病投保、沒有如實告知的情況,可能會要求補充材料,或者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甚至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等調查完成后再裁定理賠與否。
雖說理賠并不難,只要投保時如實告知,理賠時符合理賠條件,準備好資料,不過還是有幾點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大家。
1)提醒醫生規范病歷的書寫
就醫時可以提前告訴醫生自己有商業保險,拜托醫生注意措辭,在沒確診或者不必要的情況下,不要隨意在病歷本上寫下先天的、原生的、多少年前的、舊病復發等相關詞語,避免影響理賠。
2)保存好各種就醫時的單據、發票和檢查報告等
平時就醫時,可以養成隨時整理保存的習慣,把就醫的單據、發票或者檢查報告等材料都保存好,以備保險公司查驗。
3)將自己的保險情況同步給家人
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真的發生風險的時候是需要我們自己或者家人報案的。
可以把自己的保單情況告訴給家人并備份存檔,如果真的遭遇風險了,起碼家里人知道我們的保險信息,避免漏掉,不然保險就真的白買了。
好了,今日份科普就到這里啦,也真心希望,大家買了保險永遠別用上。
我是簡保君,死磕保險10年,寫了200000+字保險科普,為1000+家庭做過保險配置方案。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險相關知識,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現在私信回復【福利】還可以獲得粉絲專享大禮包:
1、免費學《5堂保險實操課》,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挑到最適合自己的好保險。
2、0元領《保險入門電子書》,讓你避開保險的坑和陷阱,第一次買保險就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