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音樂欣賞_辛德勒的名單音樂欣賞微課
《辛德勒的名單》是全世界公認的經典之作。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為此片的配樂更是讓樂迷們震撼至今。在此之前,約翰威廉姆斯曾在《星球大戰》中與導演斯皮爾伯格合作,并且也因為這部電影聞名于世。而他們在《辛德勒的名單》當中的強強聯手更是為他們共同鑄造了電影事業的輝煌成就。
威廉姆斯在為《辛德勒的名單》配樂時,選擇了簡練柔和的旋律。與約翰合作的是舉世聞名的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兩位巨人的共同奉獻在電影史上又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威廉姆斯曾說:“《辛德勒的名單》可以說是我電影生涯中最深刻的一部作品。”
威廉姆斯在《辛德勒的名單》的配樂中將主題音樂貫徹全片,并且進行了感染力極強的氣氛烘托。這些足以體現其在好萊塢配樂樂壇上的大師級的地位。
(圖為約翰·威廉姆斯)
1.):其實與其說是主題曲,倒不如說是主題旋律。約翰威廉姆斯用他巧妙的配樂手法,在不同的情節下反復出現主題旋律,對它們進行變奏,從而起到了渲染不同情緒的作用。最后到電影結尾的時候,觀眾們早已經被這條主題旋律所徹底征服。
就好比在猶太人被大規模驅逐的這場戲時,主題音樂就用圓號吹奏了起來。這與之前探戈風格的舞曲對比強烈。顯得格外蒼涼,這也仿佛是在為猶太人的苦難拉開序幕。
主題音樂第二次出現是在辛德勒為解救一對猶太夫婦時響起的。之前在刻畫辛德勒的形象的時候用的都是華麗而歡快的舞曲,那么此時配樂的轉變,就暗示著辛德勒內心的轉換——他將從一名只愛金錢的商人變成猶太人的“保護者”。該段配樂在一開始還沒有解救成功的時候,配器用的是緩慢的吉他分解和弦,而當辛德勒成功將他們營救到自家工廠時配器上則加入了弦樂,讓整段音樂更加婉轉而動人。這段音樂在辛德勒信仰的轉變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想必看過電影的你一定還記得影片中的一個鏡頭吧,一個紅衣小女孩,在灰壓壓的鏡頭下,顯得格外的耀眼。其實“黑暗中的一絲光明”這一表現手法不光被導演用在了鏡頭的色彩語言上,在這段配樂的配器上也是有體現的。在影片一開頭,蠟燭燃氣的部分我們先是聽到一陣鋼琴的獨奏,這仿佛代表著猶太人民悲慘的人生。而隨后加入的明亮的弦樂組,就好像是黑暗中的那一絲光明,就好像是代表著辛德勒這個角色。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John Williams;Itzhak Perlman;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 Schindler's List (Soundtrack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3.)在營救軍官家的女傭的時候,也用到了主題旋律的變奏音樂。此處的和聲十分復雜,弦樂的演奏技巧也極多,樂曲當中的弦樂獨奏solo也具有極其強烈的戲劇感。
1.):影片一開始的時候配樂是冗長的20多分鐘,符合場景里猶太人們被迫害的痛苦與難熬
2.)這首配樂是當辛德勒準備接走名單上的工人時,猶太女人們被錯送入奧斯維辛集中營,在洗澡的時候播放的。游走在中音區的小提琴十分壓抑,再加上熒幕上尖叫著的女人們,影片成功營造出了一種不安與恐慌的氣氛。
3.)古典音樂通常是純潔而又安撫人心的,但是在一場士兵瘋狂掃射無意中碰到鋼琴的猶太人的戲中,古典鋼琴的美與戲中的情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約翰威廉姆斯用這樣對比的配樂方法,讓觀眾們感受到了配樂與情感的格格不入,由此心生難受,從而更好地突出地這個場景的殘酷。
在另外一場戲中,一名軍官則是在彈奏巴赫的《a小調前奏曲》(選自第二套《英國組曲》),外面的士兵也在討論這首曲子。然而與此同時,對猶太人的屠殺正在城市中進行著,喧鬧聲,腳步聲,槍聲與巴赫的音樂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絕妙的搭配。另外,阿蒙軍官也曾在影片中收聽爵士樂,在這些場景使用如此好聽舒緩的樂曲,也更加體現了軍隊變態的殘忍,他們雖然和我們一樣喜愛音樂,但是卻如禽獸一般殘暴。
4.)在影片前段,猶太人們在車站逐一報上自己的名字,此時的音樂是手風琴和小提琴演奏的探戈。這與猶太人們即將迎來的悲劇人生相悖,同時音樂跟著鏡頭的轉場我們看到下一幕是軍官們的社交場合。此時音樂就對上了場景的氛圍,而觀眾們也感覺到了軍官與猶太人民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這段配樂可以說是“轉場音樂”,但由于它開始的時間遠早于轉場的時間,也可以說約翰是用這首音樂來完成這一對比。由此可見,這部電影的配樂之巧妙。
Por Una CabezaThomas Newman - 聞香識女人
(同樣的探戈曲被用在《水性揚花》、《聞香識女人》、以及近年的《致命女人》等作品中)
想獲取更多影音資訊,請關注“影為音悅”GZH及WB,「愛生活,愛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