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一過了轉駕校需要交多少錢—轉駕校和退費哪個劃算
說說我的學車經歷吧!大一時候,聽到舍友說要考,約我一起去。但當時學車的學費太高了,要5600元。雖然可以花唄分期付款,但我還是拒絕了,沒去。
男人嘛,有誰不愛車,不想自己開車去兜風呢?雖然沒去,但是學車考的種子就在我心里種下了,一直念念不忘。直到大二的時候,學校附近又開了一家駕校,還有專車接送,價格也比這個老駕校的價格低。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學生去學車。為了爭搶生源,于是兩方駕校不知何時開始了惡意競爭,打起了價格戰。從5600元一直往下降,5000、4500、4200、3800,(聽同學說后來還降到了3600)短短一個多月,學車費用就被攔腰斬了去一大截,而且還不用一次性付清,可以先交一部分定金給駕校,過了科一后再付尾款。
于是我就心動了,趕緊拉著我的另一舍友(他也想學車,但是沒伴所以才沒報名)一起去駕校報名學車。當時是錢還沒交,是先去的駕校找的教練聊天喝茶,順便看看駕校和別的學員練車。因為不是本地人,需要辦理暫住證,于是教練就帶著我去辦理暫住證(其實就是拍個照片交150元,其它的教練直接幫忙搞定)。
然后就開始了我的學車之旅,第一天先上去摸了一下車,體驗了一下學車感覺,然后交了1800元學車費(學車費用是3800元,1800只是一部分,剩下的費用我跟教練說科二或科三時交,看我手頭寬不寬裕)。下載一些駕校一點通之類的app,刷題,等駕校資料全部搞定,然后登錄個人賬號,看視頻、一直刷題完成學時。等到刷到基本能95分以上后直接報名科一,去考科一,當時是一把過了。(科一很容易,就是刷題,一直刷,刷到連續幾次都能考95分基本就妥了)。
然后開始了科二的學習。科二練車學習耗得比較久,因為學員比較多,大部分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生,然后駕校離學校近。有時候我們學生沒課時都會去練車,每人基本就練個一圈下來或者練個幾回入庫就換人。
我記得當時我練倒車入庫的時候就花了很長時間,可能有一個月。當時只要一沒課我就去練(為了練車還退了志愿者協會、職盟和一些其它社團)。其它幾項側方位停車、坡道定點停車、起步,曲線行駛等時間就短了很多。當時教練好像是讓我倒車入庫練得差不多了,學時也掛滿了就直接預約科二,科二預約在十幾天后,這十幾天就是用來練習側方位停車,曲線行駛之類的。科二考試時是駕校教練送我們去的,據教練表示,如果擔心自己過不了科二的話還能花錢(2000元)包過,但是具體怎么操作的我就不知道了,當時我們幾個都沒打算交錢過,想著先考一次再說,掛了下次補考時再交,于是就沒交錢也沒問內幕了。當時運氣不錯,第二把時過了。
科二過了后我們就立即回來練車科三。因為當時去考科二的前兩天就把科三預約了,所以我們考完科二就直接練車考科三,當時好像是沒過科二也能先考科三,只要預約了科二成功了就能預約科三。科三是路考,因為是學生,白天經常有課,教練就帶著我們晚上練車,然后考試時提前一天過去熟悉考場,考場是8點開考的,我們6點多就跑過去熟悉道路,教練給我們指點哪里要剎車哪里要靠邊起步。還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上車前繞車一周,還有自我介紹等。四條道路都熟悉一遍后,時間也差不多來到8點,我們去抽號,吃早餐,靜等考試。然后考的時候車流量也不是很多,一把就過了。
科四跟科一一樣,屬于只要刷題、多刷題就能過的項目。這里我就不多說了,當時考完科四后直接簽字留聯系方式,坐等拿證。然后十幾天后收到了郵政到付通知拿證件,駕駛證就這樣到手了。所以說,我的學車費用加起來除了150元暫住證+3800元學車費用和20元郵費加起來不到4000元就拿到手,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