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升本個人總結范文,專升本個人總結3000字
1.季氏將代顓臾
本文選自《論語·季氏》
《論語》是先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和“禮”。
本文是一篇駁論。
采用歷史材料、現實事例、名人名言等多種論據,并以“虎兕出于柙,龜玉領于櫝中”的形象的比喻指出冉有、季路對戰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文中反詰句的使用更顯得論證有力,觀點鮮明。
學以致用
2.寡人之于國也
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共七篇,一般認為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著而成。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同屬儒家學派。
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
本文闡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理想。
本文采用了連鎖推理的句式,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論證深刻,氣勢磅礴。
孟子善用排比、比喻,用“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搞小恩小惠與鄰國國君的做法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學以致用
3.許行
本文選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圍繞孟子和許行的弟子陳相之間的一場辯論,針對許行認為的“賢者與民并耕而食 ”“饔飱而治”“市賈不二”的觀點,孟子從社會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間的本質差別方面進行了批駁,進而批評了陳相兄弟拋棄儒學的行為。
用了駁論的論證方式,展現出孟子的雄辯風采。
4.趙威后問齊使
本文選自《戰國策·齊策》
《戰國策》屬國別體史書,由西漢學者劉向整理編訂而成,全書分12國策,共33篇。
本文記述了趙威后與齊國使臣的一次談話,通過雙方的回答,委婉地批評了齊國政治失當,傳達出趙威后以民為本,重用賢人的治國思想。
文章運用反問 排比等手法,將趙威后鮮明的個性和思想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5.諫逐客書
本文選自《史記·李斯列傳》
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本文是李斯寫給秦王嬴政的一個奏章。
本文的中心論點:驅逐客卿是錯誤的。
第一,正反并論,利害對舉,論辯有力,說理透辟。
第二,結構上曲折多變,嚴謹有序。
第三,多用排比句和對偶句,造成文章雄渾奔放的氣勢。
第四 終是造詞煉句。
6. 燈下漫筆
本文選自雜文集《墳》,是一篇文藝性論文。
魯迅,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后改學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詩集《野草》
雜文集《墳》等。
文章號召和激勵青年人擔負起反帝反封、建、變革歷史、變革現實、開創“第三樣時代”的歷史使命。
運用比喻 排比 繁語等修辭手法來增強作品議論的氣勢和諷刺性。
7.論快樂
本文選自《寫在人生邊上》
錢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是中國現當代著名的學者、作家。
代表作: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
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和長篇小說《圍城》
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對快樂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觀的精神源泉。
言簡意豐,嚴肅處練達警策,幽默處情趣橫生,善于使用比喻和警策語。
議論文單元總結完畢,多看多積累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