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觀后感50字簡單_建國大業觀后感200字作文
觀《建國大業》有感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這些在電影開始的“謹以此片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60周年”的話語中已然明了。
影片主要講述了抗戰勝利到建國前夕這段時間的歷史事件:毛澤東遠赴重慶和蔣介石談判,雙十協定的簽署及撕毀,內戰的爆發,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開國大典等;相信這一段歷史對于大學生的我們來說都并不陌生,甚至能詳細講述其中部分事件,但是《建國大業》以一種更為直觀的方式向我們清晰地展示了這段歷史發展的脈絡,使我們有了更為全面的理解。
電影中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在明知重慶談判兇多吉少的情況下,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前去與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展開了談判,并簽署了《雙十協定》。對于國共這次的談判張表老表示:“民主聯合政府是國家和平統一、團結的唯一途徑。蔣先生和毛先生能夠坐在一起談,這的確是難能可貴喲。”這番話一方面表達了各階級對于建立民主政府的盼望業從側面反映出的人遠見和謀略。但卻全然不顧民意不但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還暗殺李公樸、聞一多等愛國人士,也正因為如此行為更讓各派和一些元老看清了求和平的真心和與不顧民意強行推行獨裁的。其實我認為這個時候就已經為蔣后來內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一個不順從民意,不順從歷史前進的步伐的人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影片中有個令我記憶深刻的鏡頭: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人士在接到前方淮海戰役結束我軍獲勝的消息時在慶功宴上大唱國際歌,相擁著流下激動的淚水。這一幕改觀了我對革命元老的認識,本來認為革命人士都是有淚不輕彈的好男兒,原來只是時候未到。在聽聞戰役成功的消息時,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相擁著哭起來,他們在流淚時想著什么呢?是那些未能等到這一刻的戰友們?是經歷過的多年的苦難?是中國歷史得以改變的激動?也許都有,但現在都在相擁的淚水中無以言表。戰爭勝利后,廣納各派的賢才且不計前嫌邀請原將領李濟深出任副主席的席位,還說出了“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名言。
隨著飄揚的五星紅旗和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話語影片落下了帷幕,影片結束了,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現在之所以能有和平幸福的生活都是老一輩革命家經歷千辛萬苦才換來的,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現在的安穩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