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二手新能源汽車_比亞迪二手新能源汽車官網申請報裝
大家好!我是檢車家的大拿。我曾經是一名汽車機修工,現在是一名兢兢業業的二手車檢測師,更是一位事故車勸退師,別看我們維修檢測樣樣頂,可這文采確實一般,大家將就著看吧,有說錯的地方還請見諒。今天的主角是現如今風頭無兩的國產新能源品牌,比亞迪!
而且還是當家頂梁柱車型——比亞迪唐,老款的這個插混,現在改了個名字叫DMi,整體輪廓在大多數人眼里就是早期的S系列換殼車。除了驅動方式和配置有所不同,其他方面的區別真心不大,但混動技術是真的頂啊,放到現在也不落后!兩噸多的車油耗只有五六升的水平,要知道同級別的歐美車型10個油都不一定下得來。
話歸正題,這輛2015款的比亞迪唐新能源,當年官方指導價27個多,落地的話應該在20萬出頭。核驗手續是2016年底上牌的,銘牌上的出廠日期卻早在2016年1月,放到現在根本不可能好吧,排隊提車排到明年都不一定提得到新款唐,朋友訂的頂配唐DM-P一個多月了,愣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能夠讓第一批迪粉死心塌地的買單,這個老款的唐多少是有些看家本領的,再加上比亞迪如今的品牌實力越來越硬,所以哪怕是已經跑了11萬公里,在二手車市場上依然不愁賣,目前賣方給出的價格是5萬出頭。這個價嘛,香確實香,那接下來就有必要把車況整得明明白白,讓粉絲能放心提車了。
剛看到實車,就很明顯能看出來整車全噴,一輛才開了六年的車全噴了,前車主的技術有多差勁相信不用我說了吧。可以看到車身上的劃痕剮蹭還是比較多的,到底有多糟心呢?接下來就給大家展示一下部分細節。
前杠破損且存在更換,左前翼子板拆裝鈑金,前機蓋刮膩子修復,就連A柱這里都有過損傷,按道理來說沒緣由啊,因為一上來看到水箱框架,前防撞梁和吸能盒都好好的,甚至水箱冷凝器都還是原車的。難道是上面有過擠壓導致的?那接下來必須得扒開膠條看一下。
門框封邊的原廠焊點還在,但是膩子的厚度卻超出了測量范圍,直接不顯示了。按道理來講,如果是上面擠壓事故換了頂子,不管是不是精修,都不會在這里動刀。這個AB柱的交界處,看著也確實不像是切割過的,所以得再結合后續檢測來推導事故原因。
前后門不出意外有鈑金修復,但蹊蹺的是都沒有換件的情況。如果是側面碰撞,左前門大概率得換。然而現實是不僅車門沒換,玻璃日期都是符合原廠裝配邏輯。或許你會說玻璃可以找相同日期的拆車件,但是換沒換門是不會看走眼的,再三確認螺絲毫無拆裝痕跡,下邊梁和B柱中下段也均無異常,那事故成因到底為何?確實很奇怪,帶著疑問繼續檢測。
這是左后門的鉸鏈螺絲,為了排除眼花的嫌疑,特意放大了給大家看看,你要說這是精修的話,那也太巧奪天工,大巧若拙了吧。
另外也可以和這一處擰動拆裝過的螺絲對比一下,對了,這是后尾門的鉸鏈螺絲,至于為什么要拆后尾門嘛,我們接著往下看。
很明顯車屁股曾發生過撞擊導致后備箱封邊有些變形,為了固定后保險杠,還在上面打了自攻,但整體來說問題不算大,只是換了個后門 。后圍板和導水槽都沒有異常,但是這里的和左前A柱的事故風牛馬不相及,所以還得繼續找答案。
來到右邊,幾乎相同位置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大拿我好像知道了些什么,你能猜出來嗎?真相已經快要浮出水面了!
細看上邊梁的外側,是不是有很規律的形變,這里的框架結構和另一側有過幾乎相同的損傷,上手繼續扒膠條!
他二舅姥爺!在扒開膠條之前,我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的,但還是沒能預料到里面可以搞成這個樣子,作為一名看車無數的二手車檢測師,表示有被嚇到。糊弄鬼呢!說句心里話,修車還是要點良心,這樣的維修,先不說鈑金功夫如何,單就焊點而言也是不過關的。
像這樣很多空焊的地方,必然導致內層骨架和外層蒙皮分離,以后再發生撞擊,車身剛性不足,潰縮會大幅增加,從而影響駕乘人員安全。并且這一點防銹處理也沒有是認真的嗎?稍微有點偏題了哈,不過真的有點被氣到了。
后續的檢測,除了這一處比較嚴重,車頂卻沒事,在車頂上找了一圈也沒找到切割點。來來來,目前的線索如下:左右幾乎對稱的傷勢,車頂卻沒有切割,甚至沒有大面積的鈑金,這種情況吧一般能在內飾部分找到最終的答案,不過還容許我按照標準檢測流程繼續看下去。
同樣的情況,右側兩扇車門也沒有換,玻璃還是原廠,鈑金修復的情況也差不多。沒猜出來的伙計,這里再給你們提示一下,左側鈑金位置在B柱前面,右側鈑金位置在B柱后面,沒有任何事故碰撞痕跡,單純的受力導致變形。
再來復查一遍發動機艙,確實是沒有什么異常,正面碰撞事故侵入發動機艙的概率極低。
發動機變速箱沒有分解維修的痕跡,沒有油液滲漏。油水之類的也非常正常,甚至有些正常的過分,像是剛剛整備過的一樣,再結合犄角旮旯里的泥沙痕跡,此時的我笑得諱莫如深。那么接下來看看車內到底是什么樣吧,相信鋪墊了這么多,也該到揭開謎底的時候了。
打開車門第一眼看過去,好像還不錯,但是職業習慣所致,深吸一口氣有種熟悉的味道。
點煙器座無銹蝕,主駕座椅有過拆卸,但螺絲滑軌均無銹跡,地毯下面的線束干凈整潔無異常。但是!但是底盤的防水堵卻被人為地打開過,附近的止震膠被清理過,這種跡象表明車里肯定進過水,但遠遠還不夠判定為泡水。
扒開位置較高的地毯時,有泥沙殘留在底板和海綿上,大概能確定水位了,看來這輛車的防銹做得很及時,進水后沒有大面積的生銹,信息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打眼。
副駕側同樣也還有泥沙殘留在不容易清理的犄角旮旯里,保險盒也是更換過的,試了試車內的主要功能,居然都還是能正常使用的,看來電器這方面的維修做的也不賴,接下來去上架子看底盤。
在架子上再次確認了發動機變速箱確實是沒有大修,但有大面積的托底情況,動力電池的防護罩也有拆卸痕跡,到這里,是時候揭曉答案了。
這輛比亞迪唐應該是車主操作失誤導致沖出了道路,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掉進了水溝!然后被吊了出來,造成了左右兩側的損傷,但由于速度不快,碰撞不厲害,所以換件和鈑金相對很多事故車來說要少得多,可畢竟車輛結構件有受損修復,也足以構成重大事故車了。
其他的什么膠套襯套、減震懸掛、剎車盤片之類的易損件更換,也就不多贅述了,整車檢測完成之后,我把車況給粉絲打電話匯報了一篇。粉絲哈哈一笑說,這車確實沖進過溝里,之所以讓我們來檢測就是想看一下修復得怎么樣,能不能買。
結合車況來說5萬塊錢這個價格真心不值得買,結構受損,拖底嚴重,動力電池大概率也是動過的(也可能是直接換新的),車輛進水無法自主脫困,吊車再來施加二次傷害,事故修復的也不怎么樣。當然,有一說一,進水后的處理還是不錯的。對于這樣一輛車,大家怎么看呢?
好了,今天的檢測分享就到這了。我是檢車家的一名二手車檢測技師,我們以檢測二手車為主,大家買二手車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心態,一些易損件隨著車齡的增長消耗和磨損以及小剮小蹭在所難免,大家不能像對一臺新車那么要求!
但是重大問題萬不可大意妥協,買二手車也不要光看價格不看車況,你更多地應該去關注車況再結合價格來確定是不是你的菜。如果您有心儀的車輛需要檢測或者二手車相關的問題,可以找我們。或許我們能為你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