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培優補差計劃及措施、學生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二、培優補差要重視班級教師協調教學。
班級作為學校的最基本單位,決定著學校的教學質量的好與壞。但班級的各項工作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是需要班級師生共同努力的。在教育的每個環節,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教育行為都不該缺失。班主任加強與任課教師的配合與合作,充分發揮他們在班級中的教育作用,是搞好班主任培優補差工作的補充。
班主任如何與任課教師合作與溝通呢?
1.以共同的目標統一思想。
班主任應主動與本班各科教師取得聯系,互通情況,以共同的目標統一思想。由于班級教師集體的成員在年齡、學歷、經歷、學位、個性等方面各不相同,對學生的要求也就會有不一致之處。所以,班主任同任課教師取得聯系,共同研究,爭取任課教師參與班級管理中來,努力使班級集體目標與任課教師的教學目標吻合,并按照集體目標的要求,分工合作,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以形成統一的教學力量。
例如,偏科現象。
班主任上課,學生個個側耳傾聽;任課教師上課,學生便如遇“大赦”,老師在上面講,下面做什么的都有。這些現象反映出目前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之間各自為戰、缺乏合作的現狀。有的學生語文學科較好,數學較差,如果語文、數學教師兩人配合,根本無法進行培優補差。
2.協調教學行為
班主任要重視平時的協調工作,及時糾正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撞車”現象和其他偏離集體目標的行為。例如,各科教師課外作業布置、測驗、考試時間的協調等等,都應該及時通氣,相互配合,以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開展,達到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定規矩,形成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培優補差制定下來的措施,計劃,任課教師必須認真實施。
例如,后進生下午輔導問題。
有時教師家中有事離校,或者給學生布置一些作業在學校書寫,缺少講解離校等。其他教師上課一律不調課,調課一律不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