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時間線_初中七年級歷史時間軸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位,從此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禪讓制變成了世襲制。對于公天下變成家天下,禪讓制變成世襲制的說法我一點也不贊成。我們翻看堯,舜,禹的族譜可以看出,他們都是發(fā)源于黃帝,即公孫軒轅。皇帝有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玄囂又生個兒子蟜極,蟜極生兒子帝嚳,帝嚳生兒子堯;昌意生兒子顓頊,顓頊生兒子窮蟬,窮蟬生兒子敬康,敬康生兒子句望,句望生兒子橋牛,橋牛生兒子瞽叟,瞽叟生兒子舜;昌意生兒子顓頊,顓頊生兒子鯀,鯀生兒子禹。即:
黃帝——玄囂——蟜極——帝嚳——堯
黃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舜
黃帝——昌意——顓頊——鯀——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其實王位傳來傳去都是在黃帝的族譜中,根本就沒有脫離黃帝的家族范圍,所謂的公天下的說法就更說不通,那時候大大小小的部落有幾十個,(炎帝部落,神農(nóng)部落,三苗部落,百越部落,東夷部落等等幾十個),而堯舜禹的傳位其實都是在他們這些堂兄弟間傳來傳去,都是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而堯傳位于舜就更是帶有私心,堯把自己的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而堯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舜的岳父,岳父把自己的江山交給女婿也在正常不過。而且當(dāng)時的諸侯勢力都傾向于舜,不贊同堯的兒子丹朱,所以他傳位于舜也是聰明之舉。見《史記》: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著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可見,舜的即位是大勢所趨,是諸侯都擁護(hù)的,后來堯死后,也證明丹朱不成大器。傳位于女婿也是自家人,而且諸侯都又贊成,誠服,又落得一個美名,可謂一石三鳥,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公天下和禪讓制一說。再來說說為什么舜會傳位于禹,首先禹和舜都是顓頊一脈的,他們的關(guān)系近;再者在古代,以農(nóng)業(yè)為基礎(chǔ),依水而居,誰能治理好水就會得到百姓和諸侯部落的擁護(hù),就擁有了威望,不然古希臘哲學(xué)始祖泰勒斯也不會提出,“水是世界本源”這個觀點,可見治水在那個年代的重要性;而且那時候的大禹部落可是非常的強(qiáng)大,禹在治理河水的時候他的勢力也在逐漸發(fā)展的,那個年代不是普通老百姓就可以調(diào)動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去治理水患的,所以傳位于禹是必然,并不是什么禪讓是大勢所趨。綜上所述所謂的公天下和禪讓制的說法根本就行不通。
再來說說《史記》的時間線問題,舜是黃帝的八世孫,禹是黃帝的四世孫,八世孫傳位于四世孫,也就是說舜到顓頊?zhǔn)橇淼筋呿準(zhǔn)莾纱耸缹O是怎么傳位于四世孫的?不應(yīng)該四世孫在前面,禹在舜的前面?后來的人為了強(qiáng)行解釋這個問題,把舜的壽命提高到了118歲,把禹的壽命提高到了100歲,這未免太牽強(qiáng)。而根據(jù)現(xiàn)在的科學(xué)推論以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0歲左右。而司馬遷編撰的《史記》大多數(shù)也都是道聽途說,而且經(jīng)過了幾千年,歷史遺忘和選擇性傳承也許早就變了味道。正如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所講,“一部24史有一半都是假的”所以各位在讀史的時候要帶有疑問去讀,要學(xué)會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盡信書,不如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