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靜待花開美篇;家校共育,靜待花開美篇網絡形式
—南召縣石門鄉竹園村小學校家庭教育活動紀實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教育孩子,就像劃船,家長和老師一人一只槳,只有雙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教育這艘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美好的未來。
家庭是學生的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校共育是教育人應盡的責任。為深入貫徹國家關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全面加強學校家庭教育工作,積極營造家校協同育人良好氛圍。按南召縣教體局的工作部署要求,南召縣石門鄉竹園村小學校在5月6日積極開展以“家校共育、靜待花開”為主題的家庭教育活動。
本次家庭教育活動分成高低兩個階段同時進行,一二年級屬于低年級學段由李老師主講;三四五年級屬于高年級階段由張老師主講。
李老師為一二年級的家長們講了《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李老師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條件,也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增進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更好地傳遞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李老師以一位母親的身份給學生家長分析了現在農村家庭教育中大家面臨的共性問題。并以自己教育孩子的親身經歷和大家分享了成功的經驗。
張老師為三四五年級的學生家長講了《小學生家庭教育的誤區》和《傳承好家訓 培育好家風》兩個內容。張老師說,沒有好的家風就沒有好的家庭教育氛圍,這也就會影響孩子孩子是否能夠健康成長,而良好的家風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所以良好家風對孩子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良好家風對孩它有助于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個人習慣。父母也會以身作則,更好的要求自己,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通過這個過程相互成長,會營造一個更好的家庭氛圍,是一種良性循環。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小,做則必成。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博大的愛,會讓孩子刻骨銘心,永生不忘。但是在愛的過程中,有時候毫無察覺地會讓孩子痛苦、反感。我們想讓孩子正確地感受愛到享受愛,再升華到付出愛。那么,作為父母必須讓孩子感受到溫馨、理解、鼓勵,為了彼此默默地付出。
最后張校長總結說,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學校傳授孩子豐富的知識,家庭授予孩子真正的做人,和良好的習慣。家庭和學校兩方必須共同發力,掌握好孩子的品德,知識的發展。平時家長應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與老師一起查找孩子的教育問題,了解孩子的情緒和言行,并采取良好的教育計劃。對于孩子犯錯,父母及老師應耐心詢問孩子原因,并幫助孩子正確地解決問題,講道理,做榜樣,讓孩子學會分辨是非。我們只有做好家校共育,達成一致,才能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的人格。教育路上,孩子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同時擁有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老師,和以身作則、永不缺席的父母。父母懂得和老師肩并肩,共同為孩子保駕護航,孩子才會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家長們對這次家庭教育活動的開展也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場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是一場及時雨,有助于家長們走出困惑、焦慮和迷茫,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更理智、更科學地去管護孩子、教育孩子。
讓我們同心協力,靜待花開!愿學校與家庭同頻共振,教師與家長攜手前行,共同扶持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