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寫的方法和技巧,心理描寫的方法和技巧PPT
2023-11-29 13:18:37
心理活動描寫是不是表達內心的唯一方式?當然不是。
喜歡文學的人讀過《罪與罰》、《喧嘩與騷動》、《到燈塔去》等等文學名著,這幾本名著尤其重視“心理活動描寫”。不過后面兩部跟前一部還有所不同。前一部就是心理活動描寫,《喧嘩與騷動》更多地聚焦于人物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和受外界刺激表現出來的意識混亂感。
卡夫卡的作品更多地是通過對人物的異化(有時候是環境的異化)來表現內心,沒有過多地心理描寫。
有些人認為中國文學的一大問題,就是中國文學注重寫人情世故,而不注重心理活動描寫,不關心人的內心。——這跟宗教沒有關系。
文學作品里面有心理描寫,就等于關注內心了嗎?我沒覺得是這個樣子啊。我覺得文學作品里面過多地心理描寫,反而使我越來越孤獨。因為作者通過心理活動說出來的話,并不是我的內心。就像心理咨詢師會分析人的心理,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的,但是我沒有覺得他們懂我的內心。
有些人活得并不孤獨,周圍朋友一大堆,然而他感覺孤獨。這純屬于一種“無聊”的孤獨,就跟我小時候一樣,總覺得孤獨很浪漫,而且孤獨了能寫詩。于是哪怕自己過得很快樂,也裝得自己很孤獨,覺得沒有人能夠懂自己——這樣一來就會感覺自己像個哲學家。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孤獨的理解,每個人都有對如何表達內心的理解。我也無權干涉。
文學作品如何表達內心,取決于自己寫的題材,自己能夠挖掘到什么程度。只能說,“心理活動描寫”不是表達內心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