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寫指的是什么、心理描寫什么意思?
太多人討論技巧,討論到最后,只剩下看似高深莫測的一句——
哪需要什么技巧,什么基本功不功的,你就把自己想寫的,寫出來就行了。
甚至還說,只要把想寫的,完完整整的表達出來,寫一個完整的故事,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對此…
我說一句可能會被噴的話。
您真的確定,您把想寫的,寫出來了嗎?
您真的確定,您有能力,把自己心里想的寫出來嗎?
我舉個例子:
行文中,最常見的一個,男主的、女主的、配角的、反派的微表情,或者小動作。
通常有人會寫——
1、男主嘴角微微勾起,滿臉的不屑。【寫不透】
2、女主靜靜看著男主,再次搖了搖頭。【漏掉重要反饋】
3、配角瞪大了雙眼,眼神之中盡數被濃濃的震驚與不可思議所代替!【有反饋,沒有寫”盡“】
4、反派看到男主一掌劈碎了面前的桌子,嚇得腿都軟了,壓抑著呼吸,大氣不敢喘一聲。【同上】
………………
是不是很常見?
這種描寫,很多人都會寫。
但是!
我想問一句,以上四個場景,或者四個小節里面,真正該寫出來的是什么?寫出來了嗎?
很多人犯錯一點就是。
1、男主滿臉的不屑,就結束了!
難道不應該是:男主嘴角勾起一抹不屑,懶得搭理這種自以為是的蠢貨嗎?
懶得搭理自以為是的蠢貨,才是作者真正該表達出來的東西。
而不是,作者心里明白,卻只給讀者看【歪嘴戰神】表情包。
這,就是句不達意。就是【根本沒有把自己想寫的寫出來】,偏偏自己還不知道。
2、女主靜靜看著男主,再次搖搖頭,或者嘆了口氣,或者直接打斷他,甚至當面拆穿。等等等等……
這樣寫完了嗎?
沒有!
這不是寫完不寫完的事,是漏掉了細節!
搖啥頭?
為啥搖頭?
搖頭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你得寫明白。
并不是說,搖搖頭之后,直接就接入對話,或者進行劇情,就算補充完整了。
而是要寫:
女主靜靜看著男主在那一本正經的“吹噓”自己的風光歷史,心底的失望更濃烈了幾分。
這樣,女主才算活過來了,她不能光有動作,沒有心理。
而心理,并不是說心理描寫,而是心理“反饋“是要有”互動“的,才能活過來。
到這,還沒完。
還要加上,她要“做”什么,她要對男主的“吹噓”,“反饋”出什么思想與接下來的反饋后要做的行為。
變成:
女主靜靜看著男主在那一本正經的“吹噓”自己的風光歷史,心底的失望更濃烈了幾分。看來,小紅說的沒錯,是該考慮一下離婚的事了。
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表述。
3、配角瞪大了雙眼,眼神之中盡數被濃濃的震驚與不可思議所代替!
這個是屬于沒寫盡,相當于撒尿,就差最后一哆嗦了,結果讓人拍一下肩膀給打回去了。
那怎么寫盡……
不說了,我得干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