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日記像抹布的女孩_田園日記吧
文/清茶與田園 原創
我們村的老余,育有二女一子。二個雙胞胎女兒小學畢業,在90年代初期都考上了鎮上的初中,可老余大男子主義極強,他說,女孩子將來都是別人家的人,讀了個小學,會認字會寫字就行了,硬是斷了2個女兒的讀書夢。
老余的老婆銀花嬸子不同意,老余把她痛揍了一頓。黑著臉告訴他的三個孩子,說小學畢業后都必須去干活,老子可不想花那些個冤枉錢供你們上學。
銀花嬸子舍不得兩個女兒早早就去干活,于是她想方設法地讓2個13歲的女兒去拜隔壁村子的一個老裁縫當師傅,她覺得好歹學一門手藝也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干活強。
2個女兒手腳靈活,很有眼力勁,師傅很喜歡她們。一晃3年過去了,隨著南下打工熱潮席卷農村,她們也去了廣東。
打工期間,她們省下工資供弟弟上學,并告訴他沒文化在外面可苦了,鼓勵他一定要好好上學。
如今2個女兒都在東莞安家了,姐妹倆合作經營一個服裝廠,日子紅紅火火的。
自從她們結婚生子后,銀花嬸子就來給女兒服侍月子,長年住在東莞幫著女兒帶娃。
他們的兒子這些年在姐姐的幫助下,也大學畢業了,娶了個寧波當地的女孩,定居在寧波了。
老余這下徹底放飛自我了,一個人在家也不種田也不種地,一開始還經常去兒子女兒家。
但是他認不清形式,妄想當家做主,在女兒家工廠里,擺老板派頭也就算了,還處處瞎指揮。
他說廚房的采買的人貪污了,他硬是攬過采買的活,把原本該買的葷菜換成素菜。他說廚師燒菜時,油放多了,他硬是在旁邊盯著,規定只能放多少……清湯寡水,少油少鹽的,搞得工人怨聲載道,每天都有人辭工。
女兒實在看不下去了,好說歹說,答應每個月給他1000元生活費,把他勸回家了。
他又去兒子家了,剛想擺老爺子派頭,就被媳婦一把摁下去了。
他在客廳抽煙,兒媳下班看見,直接把他喊到陽臺,讓他抽完再進來。
他習慣了隨地吐痰,媳婦黑著臉給他一塊抹布……而兒子把頭轉到一邊去了。
老余不樂意了,天天在兒子家作妖,兒媳忍受不了。要求把他送回老家,答應每個月給他500元作為生活費。
老余也很樂意,這樣他每月拿著兒子女兒給的1500元零花錢,在老家種一塊田和一塊地,足夠自己吃了。
每月1500,在農村可算是一個富裕老頭了,老余又常年一個人在家,天長日久,老余認識了很多老太太,一來二去的竟然跟一個隔壁村風韻猶存的老太太偷偷摸摸的建立了親密關系。
于是老余那每月1500的零花錢,都花在了寡婦身上,他偷偷過上了家外有家的生活。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老余的荒唐事很快就傳到了兒女的耳朵里,銀花嬸子也沒什么反應。她覺得反正現在兒女大了,她大體上會跟著女兒過,至于老余他只要不來麻煩兒女,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吧。
但是畢竟夫妻那么多年,說不難過肯定是假的。于是,銀花嬸子過年就借口疫情不回來了,兒女自然跟媽媽站一隊,也很少回來。
于是,這幾年村里就出現了一副這個畫面:別人家都是張燈結彩,歡聲笑語,熱熱鬧鬧的;而老余家冷冷清清的。
老余趁著一次醉酒打電話質問銀花嬸子為什么過年都不回來?銀花嬸子冷冷地道:回來干什么,回來讓孩子們給你新夫人包紅包嗎?不耽誤你的好事嗎?
老余瞬間慫了,吶吶的說不出話來。
老余已經連續4年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家過年,不知道銀花嬸子和孩子們今年會不會回來?
———————————————
我是@清茶與田園,謝謝您的支持!如果有幸收到您的評論,我會盡量一一回復。原創不易,期待大家的支持!點贊!轉發!